說起武漢的小吃,可能你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熱干面,在武漢熱干面以蔡林記最為有名,但是其實熱干面的小店已經(jīng)開在全國各地,去到武漢嘗試一下正宗的熱干面吧!
熱干面是武漢人過早的首選小吃,所以武漢人對它的感情,我們就不必再費言語。單講從外地來過武漢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干面。熱干面對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來說,它不再僅是一種小吃,而是一種情懷,未食而鄉(xiāng)情濃濃,食之則香氣噴噴。
熱干面的來歷其實很簡單:大概是30年代,一個為賣涼粉和湯面為生的的武漢人怕沒賣完的面發(fā)餿變質(zhì),便把面條煮熟了撈起來攤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壺,將麻油灑在其上。第二天,他將這些大致已熟的面條在開水里燙幾下,放在碗里,加上蔥花等佐料后,結(jié)果味道十分鮮美。就這樣,他無意中就制作了聞名全國的熱干面。
就是這個無意之作,被廣大武漢人所喜歡,幾乎有攤點的地方就有熱干面。最早形成正規(guī)店面,這就是蔡林記了,蔡林記經(jīng)過百年洗練,其味道晶潔爽口,味道鮮美,深受廣大市民的贊賞,享有武漢名小吃的美譽,不過近年來步入下坡路,估計與無處不在的熱干面攤點和自身沒有好的發(fā)展之路有關(guān)。
經(jīng)典老店
蔡林記是一家經(jīng)營熱干面系列小吃為特色,近百年的老字號小吃面館。其熱干面,晶潔爽口,味道鮮美,深受廣大市民的贊賞,享有武漢名小吃的美譽。現(xiàn)在,熱干面已遍及江城,歷久不衰,武漢人過早(吃早餐)更是離不開這一種具特色的面食。
蔡林記歷史記載:1930年,家在漢口滿春路口的蔡明偉夫婦打出“蔡林記”的招牌經(jīng)營熱干面,店名的由來是因蔡家門前有兩棵蔥郁的大樹,取名“蔡林記”喻意蔡家生意興隆。正如他們夫婦所期盼的那樣,“蔡林記”因面好、味正,吃法獨特而聲名大噪。1955年夫婦倆將“蔡林記”遷至更加繁華的中山大道726— 728號,生意紅火,每天賣出的400—500公斤熱干面。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計劃經(jīng)濟年代,“蔡林記”步入發(fā)展高峰期,1天賣出1200公斤左右熱干面已不是“稀奇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