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種,效果是肯定,功不可沒??墒怯袀€問題長期以來一直迷惑著大家,疫苗有很多,國家法定的一類疫苗加上家長自己付費的二類疫苗有三四十種,這么多疫苗,每個都需要給孩子打嗎?是不是多多益善呢?
然而,免疫接種,并非多多益善。
這是一個不應該回避的話題。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在臨床工作多年,我們的計劃免疫工作還有不少缺陷,大多時候,我們的宣傳重點主要放在了接種疫苗的好處方面,而對其適應癥,禁忌癥以及副作用等知識向家長宣傳的很少,加上一些基層醫(yī)生知識更新的不快,一些不適合打疫苗的孩子卻建議他們注射了疫苗,給孩子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影響,甚至個別醫(yī)生還會因為利益的驅(qū)使,過分夸大一些計劃外疫苗的好處,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疫苗,我們首先要告訴家長,它們不是治療疾病的藥物,而是一種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制成的一種相對安全的毒素,我們醫(yī)學上稱做“抗原”,孩子們接受了防疫針后,由于機體受到了抗原的刺激,就會出現(xiàn)某些反應,從而刺激體內(nèi)產(chǎn)生一定的抵抗力(我們稱之為特異性抗體)。但有些時候,當孩子身體出現(xiàn)了某些特殊情況,就不適合接種,我們稱這種情況為 “禁忌癥 ” 。每種疫苗所含抗原不同,禁忌證也會不同。
禁忌癥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暫時禁忌,另一類是絕對禁忌。如早產(chǎn)兒或正在發(fā)熱的孩子就屬于 “ 暫時禁忌” 。這些孩子可以在疾病康復后補種;但是,如果孩子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嚴重過敏體質(zhì)等特殊疾病,就屬于“絕對禁忌”,這樣的孩子,如果接種疫苗可能發(fā)生異常反應,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絕對不可接種疫苗。所以說,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打疫苗。也可以這樣認為,每給孩子打一次疫苗,就是注射一種特殊的毒素,給孩子防病的同時,也要冒一定的風險。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