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如深澗寓言故事 有一位名叫董閼(e)于的人被派往趙國的上地去任地方長官。 董閼于初來乍到,他深入民間調(diào)查,訪探民俗民情、民心民意。這一天,他來到石邑山,只見山中有一條深澗,澗壁陡峭,像斧削,似城墻;澗深百丈,十分險(xiǎn)要。于是董閼于找到在當(dāng)?shù)鼐幼〉娜?,問道? “這里有沒有人掉進(jìn)過這深澗?” 那里的人回答說:“沒有人掉進(jìn)過?!? 董閼于又問:“不懂事的小孩子、白癡、聾啞、瘋癲及反常的人,有沒有掉進(jìn)去過呢?” 那里的人回答說:“也沒有?!? 董閼于繼續(xù)問:“牛馬豬狗,有沒有掉進(jìn)去過呢?” 人們還是回答說沒有。 董閼于想了想,說:“為什么不曾有人畜掉進(jìn)這深澗里去呢?” 那些人回答說:“這深澗十分陰森危險(xiǎn),誰要是進(jìn)去了,那還能有性命嗎?因此無論誰,走到這深澗附近時,
善解疙瘩的故事 魯國有一個鄉(xiāng)下人,送給宋元君兩個用繩子結(jié)成的疙瘩,并說希望能有解開疙瘩的人。 于是,宋元君向全國下令說:“凡是聰明的人、有技巧的人,都來解這兩個疙瘩?!? 宋元君的命令引來了國內(nèi)的能工巧匠和許多腦瓜子靈活的人。他們紛紛進(jìn)宮解這兩個疙瘩,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解開。他們只好搖搖頭,無可奈何地離去。 有一個叫倪說的人,不但學(xué)識豐富、智慧非凡,就連他的弟子,也很了不起。他的一個弟子對老師說:“讓我前去一試,行嗎?” 倪說信任地點(diǎn)點(diǎn)頭,示意他去。 這個弟子拜見宋元君,宋元君叫左右拿出繩疙瘩讓他解。只見他將兩個疙瘩打量一番,拿起其中一個,雙手飛快地翻動,終于將疙瘩解開了。周圍觀看的人發(fā)出一片叫好聲,宋元君也十分欣賞他的能干聰明。 第二個疙瘩還擺在案上沒動靜。宋元君示意倪說的這個弟子繼續(xù)
濮水垂釣的寓言故事 莊子在河南濮水悠閑地垂釣。楚威王聞訊后,認(rèn)為莊子到了自己的國境內(nèi),真是機(jī)會難得,于是速派兩位官員趕赴濮水。來者向莊子傳達(dá)了楚威王的旨意,邀請莊子進(jìn)宮,愿將楚國的治理大業(yè)拜托給莊子。 莊子手持釣竿聽畢楚王的意圖后,頭也不回,他眼望著水面沉思片刻,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有三千年。楚王將它的骨甲裝在竹箱里,蒙上罩中,珍藏在太廟的明堂之上供奉。請問:對這只神龜來講,它是愿意死去遺下骨甲以顯示珍貴呢,還是寧愿活著,哪怕是在泥塘里拖著尾巴爬行呢?” 兩位來使聽完莊子的一番發(fā)問,不加思索地回答:“當(dāng)然是選擇活著,寧愿在泥塘生存?!? 莊子見他們回答肯定,回過頭悠然地告訴兩位官員:“有勞兩位大夫,請回稟楚王吧,我選擇活著!” 這篇寓言表現(xiàn)了莊子的人格高潔,不為徒有其表的名聲、權(quán)勢而放棄生命自由。人生最可貴的
大道無處不在的故事 東郭子向莊子請教道家所謂的“道”究竟存于何處,莊子簡單而明確地告訴他:“大道無處不在?!? 東郭子似乎對這一回答并不滿意,他希望莊子能具體指出“道”在何方。 莊子于是說:“‘道’就在螻蛄和螞蟻中問?!? 東郭子不解地問:“‘道’怎么會在這么卑微的生物中間存在呢?” 莊子接著說:“‘道’還存在于農(nóng)田的稻谷和稗草之中?!? 東郭子更糊涂了:“這不是越發(fā)低賤了么?” 莊子仍然不緊不慢地說:“怎么能說這是低下呢?其實(shí),‘道’還存在于大小便里哩。” 東郭子以為莊子是在戲弄他,便滿臉不高興地悶坐在一旁,再也不作聲了。 莊子知道東郭子產(chǎn)生了誤會,便耐心地對他解釋:“您再三追問‘道’存在于什么地方,但這個問題并不是‘道’的本質(zhì)。因?yàn)槲覀儾豢赡茉谀骋粋€具體事物中去尋找
名劍的誕生寓言故事 剛出爐的劍,渾身透紅,猶如一道火光直往冷水中沖去?!白陶φΑ保曧懘潭F氣蒸騰。水里的劍,驟然脫去鮮紅,換成銀白。利劍一時暈頭轉(zhuǎn)向,不由得發(fā)怒道: “這成什么話?我經(jīng)過反復(fù)的冶煉,又受到精心敲打,才成為一支火紅的劍。為什么在我無限輝煌的瞬間,竟狠心將我沉入涼水?這種刁難,讓我多么尷尬?。 ? 缸中的水,已被弄得直冒熱氣。它溫和地說道: “朋友,你以為我在作弄你,有意使你難堪?嘿,那你就錯了。你經(jīng)過淬火之后,將變得更強(qiáng)硬,更堅(jiān)韌。要知道,我是由主人特地從遠(yuǎn)處名山上搬運(yùn)來的名泉水呀,是專門為你出力的!” “這么說,你是為了我好?”利劍離開水面時疑惑地問。 “當(dāng)然,”珍貴的泉水回答,“我們是有緣份的,我樂意為你效勞:以我冰涼的秉性,迎向你火爆的性格,為的是賦予你幾分冷峻。我的這番努力,
盲人墜橋的故事 一個瞎子過橋的時候不慎把腳踩出了橋面。他身體一傾,幾乎栽倒在橋下。幸好橋欄桿上的橫木擋了他一下,于是他用雙手抓住了欄桿,而身體卻懸在半空中。 瞎子以前曾不止一次在這座橋上走過。尤其是在那春雨過后、山洪暴發(fā)的日子,他過橋時聽到橋下嘩嘩作響的流水聲,真有點(diǎn)毛骨悚然、膽戰(zhàn)心驚??墒沁@一次瞎子過橋,正值秋高氣爽、小河斷流的季節(jié)。一般的人過橋看得見橋下干涸的河床,走在橋上有走旱路的感覺。然而瞎子卻沒法看到河中的情形,他憑以往的經(jīng)驗(yàn)判斷,認(rèn)為橋下必定是水流湍急的深淵。因此,他失腳以后使出了渾身的力氣抓住橋欄桿不放,一邊奮力掙扎著試圖爬上橋去;一邊急切地希望得到他人的救助。 當(dāng)時從橋上經(jīng)過的人,看到瞎子抓著橋欄桿有驚無險(xiǎn)、盲目恐慌的情景,既好笑又憐憫地指點(diǎn)他說:“用不著害怕,你雙腳離地不遠(yuǎn),松手就可以著地?!毕棺硬幌嘈胚@話。他心里想
馴化獐子寓言故事 有一位客人去侯子家訪問,送了他一只獐子。侯子問:“獐子可以馴化嗎?”客人回答他說:“在太平盛世里,野獸都可以成群地出游,你難道不相信嗎?為什么獐子不可以馴養(yǎng)呢?”侯子說:“對呀,我試試看吧?!? 侯子為獐子造了間房子,開始馴養(yǎng)它。獐子的情緒很不穩(wěn)定。它一會兒低聲呦呦地叫,叫過之后,就靜靜地呆在那里,一動不動,好像在思念什么;一會兒又嗥嗥地大叫,顯得很是悲涼。到了晚上,獐子不愿被囚禁在房子里,常常用頭去撞門。如果有人走近去看它,它就驚恐萬狀地在角落里縮成一團(tuán),一動不動地盯著來人。獐子雖然在這些方面表現(xiàn)得與人很相似,但還是難以將它的野性馴化。 仲鳧王子聽說了這件事,就去對侯子說:“你顯然不善于馴養(yǎng)獐子,為什么你不把它交給我馴養(yǎng)呢?”侯子回答說:“你的院子里面有兩條狗,大的像西旅氏的猛狗,小的也是韓之盧的后代,十分勇猛。如果
山芋害人故事寓意 有一天,柳宗元得了重病,脾臟腫得很大,而且時常心臟悸悶。他急忙請一醫(yī)生治病。醫(yī)生察看病情后說:“依你現(xiàn)在的病情來診斷,服食茯苓應(yīng)當(dāng)最見療效。” 第二天,柳宗元就叫人到集市上去買了一些茯苓來,自己煎著吃了。結(jié)果服藥之后,病不僅不見好轉(zhuǎn),相反地更加重了。柳宗元非常生氣,派人把醫(yī)生找來,責(zé)怪他醫(yī)術(shù)不精,開錯了藥方。 醫(yī)生聽了柳宗元的話十分奇怪,自己行醫(yī)多年,這種病也見過一些,的確是對癥下藥的。他便提出看看藥渣子,是不是藥買錯了。醫(yī)生一看藥渣,一陣驚呼:“唉呀,這全都是老山芋呀!是那個賣藥的騙了你,你不辨真?zhèn)钨I下來。你自己糊里糊涂不識貨,現(xiàn)在卻又來責(zé)怪我,你也太過分了?!? 柳宗元吃驚地望著藥渣十分慚愧,慢慢又憤恨起來。從這件事推廣開想,有不少事是與之類似的。人世間,拿著老山芋去冒充茯苓出售,使得人家病情加重的事,
天帝殺龍的故事 墨子在前往北方齊國的路途中,遇見了一位以卜卦算命為業(yè)的陰陽先生。陰陽先生對墨子說:“天帝正好是今天在北方屠殺黑龍,而先生的皮膚是黑色的,所以千萬不要到北方去?!? 墨子沒有聽信陰陽先生的這一套,毅然繼續(xù)向北前行??墒窃诘竭_(dá)山東的淄(zi)水南岸后,適逢河水猛漲,無法擺渡,于是只好原路返回。 陰陽先生再次見到墨子時,不無得意地炫耀:“我不早就對您說過嘛,先生不要到北方去?,F(xiàn)在的事實(shí)果然證明,我的預(yù)言是正確的?!? 墨子對此不以為然,他反駁說:“現(xiàn)在是南方的人不能到北方去,北方的人也不能到南方來。其實(shí),他們的膚色各不相同,有的黑,有的白,為什么都不能如愿呢?這只是因?yàn)樽退蜐q形成了阻隔的緣故啊。況且依照你的理論,天帝每逢甲日乙日在東方屠殺青龍,逢到丙日丁日就在南方屠殺赤龍,逢到庚日辛日就在西方屠殺白龍,逢到壬日癸日
逼鴨捕兔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好吃懶做的人,一天到晚除了吃飯就是睡覺,什么也不愿干卻總是異想天開,一會兒想著要吃這,一會兒又想著要吃那,又不想費(fèi)力氣。 一天,他躺在床上忽然想到要能吃上野兔子做的佳肴該多好呀。他曾聽人說鶻(hu)烏可以捕捉野兔,于是他勤快了一次,起床出門到市場上去買鶻烏。他在街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不知鶻烏是什么模樣。七買八買竟把一只鴨子買回家了,反正他還是不知道。 第二天,這個人把鴨子帶到野地里,等著野兔跑來。等呀等,果然有野兔子跑過來了。這人立即將鴨子拋擲出去,讓鴨子去抓野兔。可是,這只鴨子飛不起來,一拋出去它就撲打著翅膀落在地上了。這人急了,又抓起鴨子再拋擲出去,鴨子又重重地落到地上。這個人煩死了,他接連三四次把鴨子拋擲出去,鴨子始終是飛不起來。 這時,只見鴨子摔倒了又從地上站立起來,哀哀地對他說:“我只是個鴨子
齊王嫁女的故事 有一個名叫吐的人,經(jīng)營宰牛賣肉的生意,由于他聰明機(jī)靈,經(jīng)營有方,因此生意做得還算紅火。 一天,齊王派人找到吐,那人對吐說:“齊王準(zhǔn)備了豐厚的嫁妝,打算把女兒嫁給你做妻子,這可是大好事呀!” 吐聽了,并沒有受寵若驚,而是連連擺手說:“哎呀,不行啊。我身體有病,不能娶妻?!? 那人很不理解地走了。 后來,吐的朋友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奇怪,吐怎么這么傻呢?于是跑去勸吐說:“你這個人真傻,你一個賣肉的,整天在腥臭的宰牛鋪里生活,為什么要拒絕齊王拿厚禮把女兒嫁給你呢?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 吐笑著對朋友說:“齊王的女兒實(shí)在太丑了?!? 吐的朋友摸頭不知腦,問:“你見過齊王的女兒?你何以知道她丑呢?” 吐回答說:“我雖沒見過齊王的女兒,可是我賣肉的經(jīng)驗(yàn)告訴我,齊王的女兒是個丑女
替景公占夢的故事 齊景公得了腎炎病,已經(jīng)十幾天臥床不起了。這天晚上,他突然夢見自己與兩個太陽搏斗,結(jié)果敗下陣來,驚醒后竟嚇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天,晏子來拜見齊景公。齊景公不無擔(dān)憂地問晏子:“我在昨夜夢見與兩個太陽搏斗,我卻被打敗了,這是不是我要死了的先兆呢?”晏子想了想,就建議齊景公召一個占夢人進(jìn)宮,先聽聽他是如何圓這個夢,然后再作道理。齊景公于是委托晏子去辦這件事。 晏子出宮以后,立即派人用車將一個占夢人請來,占夢人問:“您召我來有什么事呢?”晏子遂將齊景公做夢的情景及其擔(dān)憂告訴了占夢人,并請他進(jìn)宮為之圓夢。占夢人對晏子說:“那我就反其意對大王進(jìn)行解釋,您看可以嗎?”晏子連忙搖頭說:“那倒不必。因?yàn)榇笸跛嫉哪I病屬陰,而夢中的雙日屬陽。一陰不可能戰(zhàn)勝二陽,所以這個夢正好說明大王的腎病就要痊愈了。你進(jìn)宮后,只要照這樣直說就行了。”
編柵欄選料最難寓言故事 歷史上的君王大都愛馬,無論是征戰(zhàn)、游獵時的胯下坐騎,還是輜重、農(nóng)事上的役用,都需要慓悍精良的駿馬。 有一天,齊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來到馬棚視察養(yǎng)馬的情況。他一見養(yǎng)馬人就關(guān)心地詢問:“馬棚里的大小諸事,你覺得哪一件事最難?”養(yǎng)馬人一時難以回答。其實(shí),在養(yǎng)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備料,飲馬溜馬,調(diào)鞍理轡,接駒釘掌,除糞清欄,哪一件都不是輕松的事! 可是在君王面前,一個養(yǎng)馬人又怎好隨意叫苦呢?管仲在一旁見養(yǎng)馬人尚在猶豫,便代為答道:“從前我也當(dāng)過馬夫,依我之見,編排用于拴馬的柵欄這件事最難。為什么呢?因?yàn)樵诰帠艡跁r所用的木料往往曲直混雜。你若想讓所選的木料用起來順手,使編排的柵欄整齊美觀,結(jié)實(shí)耐用,開始的選料就顯得極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樁時用了彎曲的木料,隨后你就得順勢將彎曲的木料用到底。像這樣曲
同族異類寓言故事 在猴的家族中,有一類叫猿的,有一類叫做王孫的,它們雖同屬猴族,可是不同類。猿和王孫的性情、生活習(xí)慣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分別居住在不同的山上,彼此間很不友好,互不相容。 猿們大都很安靜,舉止穩(wěn)重,性情溫和,它們居住在一起,老幼強(qiáng)弱彼此愛護(hù)。有了食物,它們彼此相讓著吃;出外時,它們列隊(duì)行走,很守紀(jì)律;走到溪邊飲水,都是井然有序。如果行走途中有誰不幸走失了,猿群便發(fā)出悲哀的叫聲,呼喚著那離散的伙伴。當(dāng)它們遇到有危險(xiǎn),猿群便會馬上緊緊靠在一起,讓弱小的猿藏在中間不致于受到傷害。猿對人類也很友好,它們不踐踏人們種的莊稼,也不去毀壞人們種的蔬菜。在它們居住的山林里,到處長滿了野果子,當(dāng)樹上的果子還沒成熟時,猿們從不去破壞它,還輪流著盡心看守果樹;等到果子成熟了,猿們便呼喚大家都來,聚集在一起才開始吃,顯得十分和睦溫馨。山中生長的那些小草、
真假《圣教序》的故事 宋代有位學(xué)者名叫石才叔,寫得一手好文章。他在平時博覽群書,見多識廣,且收藏著許多圖書的古跡珍品。 其時,文彥博在長安做統(tǒng)兵官,他聽說石才叔家收藏有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的親筆字帖《圣教序》,于是親自到石才叔家請求借回一閱。石才叔欣然允諾,將那份珍貴的字帖借給了文彥博。 文彥博將字帖拿回家中,反復(fù)欣賞揣摩,看了又看,愛不釋手,便索性叫家里的弟子臨摹了一本。 這一天,文彥博設(shè)宴招待幕僚、部下和幾個朋友,大家飲酒聊天,高談闊論,興致頗濃。文彥博叫家里人拿出兩本《圣教序》字帖,上面都有作者姓名,文彥博讓客人們都來辨認(rèn)這兩本《圣教序》的真假。那些客人們個個伸出大拇指,極力吹捧文彥博的臨摹本是真的,是如何如何的珍貴,反而指著石才叔的收藏本說是假的。 當(dāng)時,石才叔也在座,見此情景,他不說一句爭辯的話,只是
鮑君神的故事 有一個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經(jīng)過一片沼澤地的時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只麋鹿。他非常高興,但沒有立即把麋鹿帶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樹,將麋鹿拴在那里,打算忙完了活計(jì)再去牽麋鹿。 碰巧,有10多輛經(jīng)商的車子從這片沼澤地經(jīng)過。車上的人看見樹旁拴著一只麋鹿,周圍一個人也沒有。于是,他們走過去把麋鹿?fàn)孔吡?。沒走多遠(yuǎn),這些人覺得自己不勞而獲太不像話,就從車上拿了一條備在路上吃的干咸魚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以作補(bǔ)償,然后心安理得地離開了這個地方。 過了半晌,打柴的人來取他拴著的那頭麋鹿,可是樹旁的麋鹿不見了,卻有一條大干咸魚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他覺得太奇怪了。看看四周,不見一個人影。這一片沼澤地中也沒有人走的道路,這干咸魚是從哪里來的呢?就算是從附近湖塘中蹦出來的魚,那也應(yīng)該是鮮魚呀!憑空冒出一條干咸魚來,它不是神又是什么呢?想到這里,這人恭恭敬敬地抱
愚人食鹽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愚不可及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熱情地款待他,請他吃飯??墒撬麌L了幾樣菜肴以后,都覺得味道太淡,不好吃,難以下咽。 主人聞過即改,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請他再嘗。果然,這些菜加了鹽之后,味道十分鮮美,頓使他的食欲大增。為此,愚人在私下里暗自琢磨:“這些菜在沒放鹽時,淡而無味;后來只是因?yàn)榧恿艘稽c(diǎn)點(diǎn)鹽,就變得這么可口耐嚼。如果我能多吃些鹽,那味道不就會更好了嗎?” 于是,這個愚蠢的人在回到家里以后,就什么東西也不吃,一天到晚總是空著肚子拼命地吃鹽。這樣一來,他不僅沒能吃出鮮美的味道,反而把正常的味口也吃敗壞了。美味的鹽最終竟成了他的禍害。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
鉤魚的訣竅寓言故事 一天,林子在橫水邊散步。這河水平靜如鏡,清澈見底,有兩位老漢在河邊釣魚,他們一人蹲在一塊石頭上,神情十分專注。 這時,林子看到其中一老漢一次又一次地起竿,不斷地將釣上來的魚放進(jìn)魚簍里;而另一位老漢的魚簍里卻空空的,他一條魚也沒釣到。這位沒釣到魚的老漢有些沉不住氣了,他跑到那位釣魚多的老漢身邊,對他說:“老哥,您已釣了這么多的魚了,而我,從一早到現(xiàn)在連一條魚也還不曾釣到。咱倆用的魚食一樣多,釣鉤下去一樣深,可是結(jié)果卻完全不一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位釣魚多的老漢說:“您是問我釣魚的方法嗎?其實(shí)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方法。只不過我有這樣一些體會:比如說,在我開始放下釣鉤時,我心里想的并不是釣魚這件事,因此,我不急不躁,我的眼睛也很平和而不是四下搜索張望,我的神情也不變,魚就放松了戒備,忘記了我是釣魚人,它們在我的釣鉤旁
原諒的區(qū)別的寓言故事 小猴和小刺猬交上了朋友,他們在一起玩捉迷藏,玩得很開心。小刺猬不小心身體碰了一下小猴,小猴被尖利的刺刺得哇哇直叫。小猴生氣地說:“我們是朋友,你怎么可以刺我!” 小刺猬說:“都怪我不小心,對不起,請你原諒。” 小猴撫摸著被刺痛的地方,說:“你說‘對不起’就好了,我現(xiàn)在還痛得很呢,我不和你交朋友了!” 猴媽媽走過來,對小猴說:“誰都難免會犯錯誤,小刺猬有什么過錯,你應(yīng)該原諒他才對。要記住,原諒別人是一種美德?!? 小猴聽了猴媽媽的話,原諒了小刺猬,他們又在一起快樂地玩了起來。 一天,黃鼠狼竄入雞媽媽的家中,抓住一只小雞就走,被從外面回來的母雞發(fā)現(xiàn)了。母雞和黃鼠狼展開了搏斗,打成一團(tuán),難解難分。小猴走過去,把他們拉開,說:“原諒朋友是一種美德,你們誰也不要發(fā)火,不要打了?!?
臧和谷亡羊的故事 臧谷二人都是給財(cái)主家放羊的牧童。因?yàn)榧揖池毢@兩個孩子剛過記事的年齡就走上了與自己的父母一樣為財(cái)主賣命的人生道路。開始放羊的時候,他們把羊看成和雞、鴨、豬一樣,都是可供驅(qū)趕的玩物,覺得和這些畜、禽相處挺有意思。山坡、路旁和荒野的青草綠茵;河渠、池塘的碧波漣漪;頭頂上五彩繽紛的驕陽、藍(lán)天和白云;以及充斥在大自然各個角落的清新空氣,使這兩個孩子與世上的萬物和諧地融于一個時空。他們像那些家禽和家畜,五谷和百花;像山間的石頭,河里的水珠,以及一切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存在一樣,不為自己的處境而擔(dān)憂。 然而,他們畢竟是人。每當(dāng)臧和谷看到富家子弟念書、玩樂,心里總是非常羨慕。經(jīng)過一番琢磨,其中的一個孩子找人去借了一本書。他利用晚上的時間向別人學(xué)習(xí)認(rèn)字,而在白天放羊的時候則拿出隨身所帶的書來練字、復(fù)習(xí)。另一個孩子用竹子削了一些色(shai)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