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維持的秩序故事 狐貍從雞鴨棚里拖出一只雞子,躲在酸棗樹下吃。酸棗樹上的喜鵲看到了,責問道:“大天白日殘害生命,該當何罪?” “什么殘害生命!”狐貍喝道:“我要執(zhí)行我的使命,對任何危害社會秩序的東西進行懲罰。這些東西一個夏天都在池塘里游個沒完,把整個池塘的水都弄臟了,使得我們大家都沒有干凈的水喝?!? 喜鵲說:“就算弄臟了池塘是一個錯誤,但游水的是鴨子,你怎么抓雞,雞什么時候弄臟了池塘呢?” “抓雞怎么樣!”狐貍爭辯說,“雞的危害更大。每天天還未亮它就大聲號叫,鬧得大家都不得安寧,難道雞不更應該受到懲罰嗎?” 喜鵲說:“如果雞啼打攪了你的安寧,啼的也是公雞,可你抓的是一只母雞呀?” “母雞更壞!”狐貍說,“它生那么多蛋,孵那么多雞娃;你沒看到,它引著一大群雞娃,咯咯咯咯,在地里糟踏了那么多莊稼!”
清正的夏統(tǒng)故事 西晉時期,江南地方有一個名叫夏統(tǒng)的人,他飽讀詩書,見解獨特,才干出眾,智慧超人。夏統(tǒng)的才學遠近聞名,踏入仕途的機會很多,可他心里明白官場黑暗腐敗,看不慣達官貴人們互相傾軋,卻爭著剝削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世道,因此不愿意做官,不管誰來請他,他都不動心,安于清貧的生活。 有一次,夏統(tǒng)乘船到京城洛陽去給母親買藥,剛好碰上太尉賈充帶著家人和手下,一大幫人前呼后擁地乘著一條豪華的大船在洛河上游覽,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 賈充身邊有認識夏統(tǒng)的,就指點著告訴賈充說:“太尉,那個就是有名的江南才子夏統(tǒng)??!” 賈充早就聽說過夏統(tǒng)的才名,偶然相遇,很是高興,就派人請夏統(tǒng)過來小敘一番。 夏統(tǒng)也不推辭,來到賈充的大船上和他一塊兒喝酒說話。談了一會兒,賈充發(fā)現(xiàn)夏統(tǒng)果然滿腹經(jīng)綸,分析事理頭頭是道,確實名不虛傳,是個難得的人才
狐貍和刺猬寓言故事 一天,剌猬和狐貍在小溪邊相遇了。狐貍看了一眼剌謂說:“你看看我身上的皮毛又柔軟又光亮,多么漂亮。你身上長了那么多又硬又尖的刺,難看死了。我勸你還是快點想法把討厭的刺拔了吧?!? 刺猬問:“如果我把刺都拔掉,就變得漂亮了?”狐貍忙說:“對對,改變一下形象就變得可愛了,讓人喜歡。聽我的勸告絕對不會錯?!? 第二天,狐貍又在小溪邊遇見了刺猬。今天刺猬身上披著一張大樹葉,只把小腦袋伸在外邊。狐貍見刺猬這個模樣,裝出關(guān)心的樣子問道:“你今天怎么披了一張大樹葉呀?身體不舒服嗎?” 刺猬說:“我聽了你的勸告,把身上的刺都拔光了,渾身光溜溜的像個肉蛋,我怕別人譏笑,只好披著樹葉?!? 狐貍聽剌猬這么一說,高興得在地上翻了一個筋斗。他冷笑一聲,晃著腦袋說:“你渾身是刺,老虎拿你都沒辦法,如今你成了肉蛋,正好做我的點
寡婦和她的女仆的故事 一個寡婦,雇傭了幾名女仆,她總是在每天清晨公雞啼叫的時候,就催促她們?nèi)趧?,哪怕是夜半雞叫也照催不誤,這樣一來,女仆們每天都疲憊不堪。于是,她們認為是倒霉的公雞不到天亮就把女主人叫醒,是害得她們精疲力竭的罪魁禍首,決定把公雞的脖子給擰斷。結(jié)果,弄死了公雞,情形卻變得更糟。因為,女主人在沒有公雞報時的情況下,總是更早地來把女仆們叫醒,她們自發(fā)的計謀苦了自己。 寡婦和她的女仆的故事點評 女仆們不滿工作強度太大,每次公雞打鳴的時候就要做事,她們就遷怒于這只打鳴的雞,誰知道把雞弄死之后,寡婦還是會更早的干活,無人性的是寡婦的壓迫而不是那只打鳴的雞,所以說,如果真的要反抗壓迫,一定要找對該反抗的人。
愚人食鹽的寓言故事 從前,有一個愚不可及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熱情地款待他,請他吃飯??墒撬麌L了幾樣菜肴以后,都覺得味道太淡,不好吃,難以下咽。 主人聞過即改,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請他再嘗。果然,這些菜加了鹽之后,味道十分鮮美,頓使他的食欲大增。為此,愚人在私下里暗自琢磨:“這些菜在沒放鹽時,淡而無味;后來只是因為加了一點點鹽,就變得這么可口耐嚼。如果我能多吃些鹽,那味道不就會更好了嗎?” 于是,這個愚蠢的人在回到家里以后,就什么東西也不吃,一天到晚總是空著肚子拼命地吃鹽。這樣一來,他不僅沒能吃出鮮美的味道,反而把正常的味口也吃敗壞了。美味的鹽最終竟成了他的禍害。 愚人食鹽的寓言故事的道理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
蟬與狐貍的寓言故事 一天傍晚,蟬在大樹枝上叫,狐貍從樹下走過?!俺枚嗪醚??!焙傄贿呎f一邊向樹枝間窺視。,一定長得非常漂亮。下來吧,那我就不僅能欣賞你的聲音,又能贊美你的形體了。想道:啊,那是一只蟬,可以做我飯后的美味小吃。蟬以前見過狐貍,它沒有跳下來,卻摘下一片小樹葉,讓葉子飄落到地上。狐貍貪婪地向葉子撲去。蟬得意地說:“哈哈哈,你露餡了,狐貍。有一天,我看見你的洞外有堆蟬翅膀,我就不相倍你了?,F(xiàn)在我知道,我對你的看法沒錯。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欣賞我的歌喉,可我是不會接近你的。” 蟬與狐貍的寓言故事點評: 故事中的狐貍想用花言巧語誘捕到蟬,作為自己飯后的美味小吃。而聰明的蟬不為所動,聯(lián)想到狐貍的洞外有堆蟬翅膀,可能是狐貍吃剩下的遺物。于是,蟬摘下一片小樹葉探試狐貍的反應,狐貍果然上當,貪婪地向葉子撲去,把貪婪的本性暴露無遺。這個故事
彌子瑕失寵的寓言故事 彌子瑕是衛(wèi)國的一名美男子。他在衛(wèi)靈公身邊為臣,很討君王的喜歡。 有兩件事最能說明衛(wèi)靈公寵愛彌子瑕的程度。其一是彌子瑕私駕衛(wèi)王馬車的事。有一次,彌子瑕的母親生了重病。捎信的人摸黑抄小路趕在當天晚上把消息告訴了他,一瞬間,彌子瑕心如火燎,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到母親身邊??墒蔷┏请x家甚遠,怎么能心想事成呢?衛(wèi)國的法令明文規(guī)定,私駕君王馬車的人要判斷足之刑。為了盡快趕回家去替母親求醫(yī)治病,彌子瑕不顧個人安危,假傳君令讓車夫駕著衛(wèi)靈公的座車送他回家。后來衛(wèi)靈公知道了這件事,不但沒有責罰彌子瑕,反而稱贊道:“你真是一個孝子呵!為了替母親求醫(yī)治病,竟然連斷足之刑也無所畏懼了。” 衛(wèi)王接受彌子瑕沒吃完的半個桃子,是衛(wèi)靈公寵愛彌子瑕的第二件典型事例。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有一天,彌子瑕陪衛(wèi)靈公到果園游覽。當時正值蜜桃成熟的季節(jié),滿
任公子釣大魚故事 古代有一位任公子,胸懷大志,為人寬厚瀟灑。任公子做了一個碩大的釣魚鉤,用很粗很結(jié)實的黑繩子把魚鉤系牢,然后用15頭閹過的肥牛做魚餌,掛在魚鉤上去釣魚。 任公子蹲在高高的會稽山上,他把釣鉤甩進闊大的東海里。一天一天過去了,沒見什么動靜,任公子不急不躁,一心只等大魚上鉤。一個月過去了,又一個月也過去了,毫無成效,任公子依然不慌不忙,十分耐心地守候著大魚上鉤。一年過去了,任公子沒有釣到一條魚,可他還是毫不氣餒地蹲在會稽山上,任憑風吹雨打,任公子信心依舊。 又過了一段時間,突然有一天,一條大魚游過來,一口吞下了釣餌。這條大魚即刻牽著魚鉤一頭沉入水底,它咬住大魚鉤只疼得狂跳亂奔,一會兒鉆出水面,一會兒沉入水底,只見海面上掀起了一陣陣巨浪,如同白色山峰,海水搖撼震蕩,嘯聲如排山倒海,大魚發(fā)出的驚叫如鬼哭狼豪,那巨大的威勢讓千里之
盲人墜橋的寓言故事 一個瞎子過橋的時候不慎把腳踩出了橋面。他身體一傾,幾乎栽倒在橋下。幸好橋欄桿上的橫木擋了他一下,于是他用雙手抓住了欄桿,而身體卻懸在半空中。 瞎子以前曾不止一次在這座橋上走過。尤其是在那春雨過后、山洪暴發(fā)的日子,他過橋時聽到橋下嘩嘩作響的流水聲,真有點毛骨悚然、膽戰(zhàn)心驚??墒沁@一次瞎子過橋,正值秋高氣爽、小河斷流的季節(jié)。一般的人過橋看得見橋下干涸的河床,走在橋上有走旱路的感覺。然而瞎子卻沒法看到河中的情形,他憑以往的經(jīng)驗判斷,認為橋下必定是水流湍急的深淵。因此,他失腳以后使出了渾身的力氣抓住橋欄桿不放,一邊奮力掙扎著試圖爬上橋去;一邊急切地希望得到他人的救助。 當時從橋上經(jīng)過的人,看到瞎子抓著橋欄桿有驚無險、盲目恐慌的情景,既好笑又憐憫地指點他說:“用不著害怕,你雙腳離地不遠,松手就可以著地?!毕棺硬幌嘈胚@話。他
打即是不打的故事 杭州有個書生名叫丘浚(jun),一天,他因事到靈隱寺去見一個名叫珊的和尚。那和尚正在吃茶休息,眼見來者只是個一般書生,不是當官之人,便對他非常怠慢,愛理不理的,既不讓坐也沒倒茶,把丘浚涼在一邊。 正好這時,杭州刺史的兒子騎著馬,帶著幾個隨從,進得寺來。那珊和尚一見來人穿戴華貴,前呼后擁,甚是排場闊氣,高頭大馬甚是威風,便換了一副笑臉,忙不迭地起身,恭敬地走下臺階,一直迎到寺外去了。 被冷落在一邊的丘浚看到這些,很是不平,心里感到這和尚十分討厭。待那刺史的兒子走后,丘浚氣憤地質(zhì)問和尚道:“你這人怎么如此勢利眼?見到我來,一副冷冰冰的樣子;見到那有錢有勢的人來,你便滿臉堆笑,十二分地恭敬,我看你簡直不像一個出家人!” 和尚卻狡辯說:“朋友,你不要誤會!你不知道,在我這里,怠慢就是不怠慢,不怠慢就是怠慢。所以說
孔雀和仙鶴的寓言故事 從前有一只很愛虛榮的孔雀,總是炫耀他美麗的羽毛。每逢下雨時,他就大搖大擺地到處找水坑。找到水坑后,他就站在水坑邊一門兒地照自己,直到水坑干了為止。 “看我的尾巴,”他說,“看我羽毛的色彩??次遥∥乙欢ㄊ鞘澜缟献蠲利惖镍B兒。”他張開尾巴,像個王子一樣驕傲地站著,等著有人來贊美他。 有一天,一只仙鶴走過??兹盖撇黄鹣生Q的嘴和灰色的羽毛?!澳闾珮闼兀趾艽舯?,”他無禮地說,“你難道不會想辦法使自己精神點嗎?” “我不能否認,你的羽毛比我的美,”仙鶴說,同時展開翅膀?!暗俏易⒁獾?,你不會飛。由于你的羽毛美麗,你的羽毛就不能帶著你從地上飛起來,而我的羽毛,雖然樸素,卻能使我飛上天空。”
烏鴉訴冤的故事 唐朝時候,溫璋在京城任兆尹。他剛直不阿,執(zhí)法如山,疾惡如仇,誰要為非作歹,只要撞到溫璋手上,便休想逃脫。溫璋用嚴刑酷法毫不手軟地處死了一批不法之徒,使得京城治安良好,那些流氓地痞無賴,沒有一個不畏懼溫璋的。為了方便老百姓告狀、訴冤,溫璋還派人在衙門外掛上一只懸鈴,好讓告狀者隨時撞響鈴鐺。 一天,溫璋忽聽堂外懸鈴一陣疾響,便馬上派人出去查看。那差人在鈴下四處張望,卻未見到有人前來撞鈴。正奇怪間,那鈴鐺又響了。差人不知何故,那鈴鐺卻連響了三次,差人這才發(fā)現(xiàn)撞鈴的原來是只烏鴉。 差人立即向溫璋報告了烏鴉撞鈴之事。溫璋想了片刻,說:“這只烏鴉定遭了什么傷心事,它才前來訴冤的。我估計,一定是有人掏走了它的小烏鴉,母子連心。烏鴉的愛子之心,實在感人?!? 于是,溫璋派人隨烏鴉去找那個掏鳥窩的人,一旦找到,定要拘捕歸案。那
爬得很高的牽?;ü适? 一株柳樹被蟲蛀空了身體,大風將他攔腰折斷。然而,它仍活著。第二年春天,它的殘軀上發(fā)出了新芽。新芽飲著雨露,沐著陽光,長成了裊裊娜娜的柳絲。 牽?;◤乃哪_下鉆出來,伸展柔軟的身肢,緊緊地纏繞著它往上爬。 柳樹皺著眉頭呵斥:“纏著我干什么?你這討厭的小東西!” 牽?;ㄌ统鲆粋€小喇叭,“哇喇哇喇”地吹了一氣說:“尊敬的柳樹老前輩,您多么健康,多么挺拔,多么令人肅然起敬??!古今中外的名人,我最崇敬的就是您了!” 柳樹聽了,心里跟用鵝毛拂的一樣舒服。它輕輕摸了摸牽?;ǖ念^,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牽?;ǔ脵C往上爬了爬,掏出第二只小喇叭說:“偉大的柳樹老英雄,您寧折不彎的崇高精神,實在太令人敬佩了!我要向您學習,向您致敬,永遠做您的小學生!” 柳樹陶醉地閉上眼睛,緊緊地把牽?;?/p>
宋大賢斗鬼的故事 南陽的西郊有一座亭子,本來修建它是為了讓過路的人能有個歇腳的地方??墒沁@一帶常常有惡鬼出沒,搞得人心惶惶,再沒有人敢到那里去過夜。不然的話,就會遭到災禍。 南陽地方有個叫宋大賢的人,他身材魁梧,血氣方剛,為人正直勇敢,天不怕地不怕,從來就不信邪,還學了一身好武藝。宋大賢聽說西郊的亭子鬧鬼,嫉惡如仇的他決心去看個究竟,也許還能為民除害。這么想著,他也不帶任何兵刃利器,僅僅只是背上自己心愛的古琴就出發(fā)了。 夜幕降臨了,亭子四周的樹林影影綽綽,顯得神秘恐怖,偶爾傳來一兩聲貓頭鷹凄厲的叫聲更是給夜色增添了幾分詭異的氣氛。宋大賢一點兒都不害怕,一個人坐在亭樓里,悠然自得地彈著琴。 忽然,樓梯上傳來一陣“吱吱嘎嘎”的響聲,不一會兒,一個惡鬼就來到了宋大賢面前。這個惡鬼一頭火紅的亂發(fā)披肩,眼睛閃著熒熒綠光,長長的獠牙露
搖頭擺尾的故事 有一對表兄弟相處感情很好,表兄叫臨濟,表弟叫元安,兩人年齡只相差1歲,是很要好的朋友。這表兄弟兩人的性格很不一樣,臨濟遇事冷靜,不愛虛夸張揚,性格內(nèi)向、穩(wěn)重;元安卻好說好動,喜歡表現(xiàn)自己,性格外向、輕率。 這一天,元安到臨濟家做客,臨濟設(shè)酒席款待他。表兄弟兩個邊喝邊聊,興致很高。不知不覺,酒至半酣,元安十分得意地對臨濟說:“表兄,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一定會替小弟高興的?!迸R濟關(guān)切地問:“表弟有什么喜事,快說來愚兄聽聽?!痹舱f:“小弟前日已得縣令賞賜,就要被提升了?!笨粗材歉备吲d的樣子,臨濟并沒有一絲笑意,也沒有一句表示祝賀或恭維的話。元安原本以為會得到表兄的贊賞,可是臨濟的表現(xiàn)卻使他很失望。 看看天色已晚,元安這才想起應該回家了。他起身告辭時,臨濟卻一把拉住他,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小弟,聽我告訴你一件事吧。有一
累死的驢子寓言故事 驢和馬一起馱東西。走到半路時,驢對馬說:“累死了,你幫我把貨物馱一會兒吧?!瘪R答應了。 累死的驢子快到終點時,驢想獨占功勞,對馬說:“給我吧,你身上的貨物也加在我身上?!? 馬覺得很累,把貨物全部加在驢身上。 到了終點,人們見馬什么都沒馱,而驢累得直喘氣,紛紛說:“這頭驢子力氣真大。這匹馬一點用處都沒有,何必還用它呢?看來,我們可以省下馬的飼料錢?!? 人們再也沒有用這匹馬,而把所有貨物都加在驢身上。 結(jié)果,驢被活活累死。 累死的驢子寓言故事點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總是想方設(shè)法去算計別人,費盡心機去想怎樣才能陷害別人,那么他的生活必然是不快樂的,而且最終算計的只能是自己。因為越想陷害別人,往往越是不能得逞,到最后,只能是害人不成反害己,自食惡果。
何姓何國人的故事 唐代有一位高僧,法名僧伽。龍朔年間,僧伽常在長江、淮河一帶云游,他修行深邃,心存四海之間,行跡奇特。 一天,僧伽行至一處河灘,他看那遠帆、白云,心中甚是空曠、超脫。正一人不知不覺散步間,迎面走來當?shù)匾粫?。書生見這位僧人仙風道骨,高雅不俗,便上前與他攀談。 書生問:“敢問高僧,姓何?” 僧伽雙手合十,低眉閉眼,回答:“僧何姓?!? 書生覺得真巧,這位高僧竟然就是姓何。書生接著又問:“高僧不知何國人?” 僧伽手捻佛珠,很自然地脫口答道:“何國人?!? 書生聽后,明白了,原來這位僧人姓何,是何國人。 過了幾年,僧伽因病逝世,大才子李邕(yong)為僧伽寫碑文。李邕找來當年曾與僧伽交談過的那位書生,書生將僧伽所言說給李邕聽了,李邕也并未理解高僧對書生所說話的真正含義,
錕铻劍與火浣布的故事 周穆王決定用武力去征討西部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西戎之時,西戎首領(lǐng)自知難以抵御這一來勢洶洶的進攻。為了討好周穆王,平息戰(zhàn)禍,西戎首領(lǐng)獻上了稀世之寶錕铻(kunwu)劍和火浣(huan)布作為貢品。 這錕铻劍是用錕铻山所產(chǎn)的純鋼,經(jīng)反復鍛造而成。劍長1尺8寸,劍刃放射紅光,鋒利無比,用它來切削玉石,就像切削泥土一樣,毫不費力。 那火浣布更是奇特,用這種布料縫制的衣袍如果穿臟了,洗滌時不必用水,只需投進熊熊燃燒的大火中去就行。在火中,火浣布變成了火紅色,而那些臟處則還原成布的本色。將布袍從火中取出一抖,整件布袍就潔白如雪,十分靚麗。 貢品送進王宮后,人人稱奇,贊嘆不已。可是,皇太子卻不以為然,他認為世間根本不可能有削鐵如泥的寶劍和不怕火燒的布袍,凡是說這種話的人都是虛妄的,他們靠傳播假話騙人。 有位叫
人也有黃寓言故事 有一條毒蛇因咬死了人,被陰曹地府的官吏抓到,送到判官那里。判官指著毒蛇喝道:“你傷害了一條人命,依照法律該判你重刑!”那條蛇向前爬了幾步,申訴道:“判官,我知道我的確有罪,但是我也有過功勞,我的功勞足以贖我的罪過呀!” 判官問道:“你一條毒蛇,有什么功勞?” 蛇指指自己的身體說:“我身上有蛇黃,蛇黃可以治病,我的蛇黃已治活了好幾個人,你看我不是功大于過么?你不應判我重刑。” 判官四處查訪核實,證明蛇所說的是真話,便對蛇從輕發(fā)落了。 一年后,地府官吏又抓捕一頭牛來審判。判官問過抓牛的原因后,斥責牛說:“你依仗個子大,用犄角觸死了人,應該將你處死!” 牛連忙請求說:“判官,我身上有牛黃,牛黃可是寶啊,它能治病,曾經(jīng)治活了好幾個人,我的功勞難道不能抵償一些罪過嗎?你不能判我死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