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健康>寶寶疾病> 呼吸系統(tǒng)>小牙牙大問題

小牙牙大問題

2006年04月15日 15:21閱讀次數(shù):534
寶寶常見的牙齒問題,有些是由于大人不慎造成的,比如奶瓶性齲齒;有些則是因為牙齒受傷或是清潔不徹底造成的,但是無論什么原因,父母都應該有正確的牙齒保健觀念,讓

  寶寶常見的牙齒問題,有些是由于大人不慎造成的,比如奶瓶性齲齒;有些則是因為牙齒受傷或是清潔不徹底造成的,但是無論什么原因,父母都應該有正確的牙齒保健觀念,讓寶寶有一口漂亮的牙齒。

  齲齒(奶瓶性齲齒)

  奶瓶性齲齒是哺乳方法不當所導致的嚴重齲齒。有些媽媽為了哄寶寶入睡,或者害怕寶寶挨餓,總是喜歡讓寶寶吮著奶瓶入睡,殊不知,寶寶牙齒表面殘留的的乳汁,正是“蛀蟲”最好的溫床。

  如果讓寶寶把牙齒泡在糖水中進入夢鄉(xiāng),那么細菌會使得糖類發(fā)酵并產(chǎn)生酸(尤其在吃奶后的20分鐘內(nèi)酸性達到最高),酸首先會造成牙齒的脫鈣,如果不加以處理就會形成蛀洞,久而久之,整排牙齒都會發(fā)生嚴重的齲齒。

  一般來說,寶寶的上顎牙齒會首當其沖,率先被蛀得亂七八糟,這時爸爸媽媽才覺察到事情的嚴重性,然后急急忙忙帶寶寶去醫(yī)院。

  預防方法

  要預防奶瓶性齲齒,媽媽應多注意寶寶口腔的清潔工作,尤其是在哺乳之后。

  6歲以下的幼童,最常見的蛀牙就是奶瓶性齲齒,所以,媽媽們要注意給寶寶喂食母乳牛奶時,最好能在20分鐘之內(nèi)完成,而且喂后一定要用紗布擦拭牙齒和口腔,并用開水漱口,以便去除牙菌斑。

  寶寶的乳牙長出來以后,要定期請牙科醫(yī)師檢查,不要讓寶寶含著奶瓶入睡,以免養(yǎng)成習慣。寶寶滿9個月之后,盡量改用杯子而不用奶瓶喂食牛奶。

  治療原則

  患了奶瓶性齲齒的孩子,年齡一般都很小,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強迫寶寶接受治療,很有可能會造成他的反感,因此,最重要的還是父母要先改變喂食方式。如果蛀牙確實很嚴重,需要盡快接受治療的話,建議先進行全身麻醉或鎮(zhèn)靜麻醉,然后再對寶寶進行治療。

  牙齒外傷

  處在學步時期的寶寶,常常會因為步履蹣跚而跌倒,所以1~3歲是最容易出現(xiàn)牙齒外傷的年齡段,而牙齒外傷又最常發(fā)生在上排正中門牙(側(cè)門牙受傷的機會比較少,因為它的位置比較靠內(nèi)側(cè),受到直接撞擊的機會少)。根據(jù)損傷嚴重的程度可以分為:

  牙齒斷裂

  又可細分為3級:

  1 釉質(zhì)斷裂:可以把牙齒尖端修補平滑,減少對舌頭的刺激,如果小病人能夠合作的話,也可以利用樹脂修補外形。

  2 斷裂至牙髓神經(jīng):須作抽神經(jīng)的工作。

  3 牙根斷裂:如果牙冠部分搖搖欲墜,就要把牙冠拔除,剩下的牙根那部分會自已慢慢吸收;如果斷裂在牙根深部,可以先不去處理,持續(xù)觀察一段時間,因為受傷的牙齒可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