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第一年,是寶寶的身心發(fā)育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就需要寶爸寶媽陪寶寶玩耍,來幫助寶寶探索世界,促進寶寶的身心發(fā)育。
也許有的寶爸寶媽會說:
哎呀,不就是陪寶寶玩么,so easy!
別說,這里面還真有不少講究。丁媽今天請來兒科醫(yī)生李昕,給大家講講怎樣正確地陪寶寶玩。
這些方法不能用
其實,有很多常見「陪寶寶」玩的做法是錯的,我們先來看看幾個錯誤的示范。
小臉好 Q 好彈啊
▼ 假裝配圖是孩子
小寶寶的皮膚多嫩啊,動作粗暴的時候容易傷到寶寶的皮膚。大人自己也不愿意被人這么對待,是不?
咯吱咯吱
▼ 假裝配圖是孩子
其實,寶寶不會覺得咯吱好笑啦,比起這種刻意地讓寶寶笑,不如盡量營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讓寶寶發(fā)自心底開心起來,豈不更好?
拋高高
▼ 假裝配圖是孩子
有些寶寶也許喜歡,但是,萬一安全措施沒做好……簡直不敢想……
哎呀,小雞雞長這么大啦~
這就不需要丁媽多講了吧,把寶寶的生殖器當玩具,是不利于他的心理發(fā)育的。
歸結到一點,這些錯誤的做法都不是「陪寶寶玩」,而是「把寶寶當玩具」了。
這樣才是正確的方法
陪寶寶玩的時候,有個大前提是保證安全、干凈。這些丁媽也說過啦,比如,抱寶寶前先洗手啦、不要隨便親寶寶啦、保證寶寶活動的地方?jīng)]有尖銳的物品啦。
這個大前提保證好了,我們需要結合寶寶的身體發(fā)育特點來陪他玩。
2 個月以上的寶寶:
把寶寶抱起來,給他看看鮮艷的,或者可以運動的物體吧。
這樣做,寶寶不但會覺得很開心,而且為了看清東西,會努力伸直頭部,這樣頸部的肌肉也會得到鍛煉。
在溫度適宜的房間內(nèi),動作輕柔地給孩子做嬰兒體操和按摩,也會讓寶寶開心,而且可以幫助寶寶鍛煉肌肉、促進發(fā)育。
3~4 月以上的寶寶:
除了上面的這些,寶爸寶媽可以給他們玩適于抓握的玩具啦。而可以搖晃出聲的玩具,會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丁媽提醒大家,玩具要盡量保持干凈,而且不能太小,或者有容易掉下來的零件。不然,如果寶寶因為啃咬玩具,傳染了疾病,或者把小玩具、小零件吸入氣管就不好了。
6 個月以上的寶寶:
這時候寶寶基本都會坐了,也會翻身,爸媽可得留神,別讓寶寶一個翻身摔到床下去了。
現(xiàn)在可以幫助寶寶學說話了,試著溫柔地告訴他身邊各種東西的名字吧。如果他模仿你,可以多重復幾遍,耐心地糾正他的發(fā)音。
有些寶寶可能會厭倦原來的玩具,就需要考慮換些品種啦。這時候的玩具,要選擇孩子喜歡動手玩耍的,而不再只是掛起來、擺起來、只能看的。
這個階段的寶寶,多數(shù)不喜歡嬰兒體操了,爸媽需要在玩耍中誘導他們自己運動。
寶寶也會顯示出自己的脾氣,有些會喜歡音樂,有些喜歡看畫冊,爸媽就根據(jù)寶寶的愛好選擇吧。
另外,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也不錯,接觸自然會讓寶寶很興奮。
8~9 個月的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會爬了,他們會到處探索家里的空間,各種日常用品也就成了他們的「玩具」,有時候還會被他們吞下去。
這時候,爸媽就得多花精力看護好這些「小小探險家」了,而且要把可能造成危險的物品要放在寶寶接觸不到的地方,以避免誤服、摔傷、誤入等傷害。
這個階段,大型的游戲用品會讓他們開心,比如滑梯、秋千,或者以讓孩子推著走的箱子。這個階段帶寶寶玩的時候,可以盡量鍛煉寶寶全身的肌肉,為以后站立和行走來做準備。
11~12 月大的寶寶:
這時的寶寶多數(shù)可以站立了,有的已經(jīng)可以走。爸媽可以陪寶寶玩球類、繩子,還有可以鉆進去的箱子,他們都會很喜歡。
不過,玩耍繩子時,寶寶容易誤傷自己,所以家長要注意看護,不要讓寶寶被勒到了。
雖然寶寶在平地上絆個小跤一般沒有大問題,但還是要避免寶寶在不平坦的地方玩,畢竟,「摔在兒身,疼在娘心」的道理,大家都懂~
就像丁媽一開始說的,1 歲以內(nèi),正是寶寶身體和心智飛速發(fā)展的時期。家長陪寶寶玩,要注意衛(wèi)生和安全,方法得當,不能把寶寶當玩具。
「玩」,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用上面的這些方法陪寶寶玩,寶寶不但開心,還能促進身心發(fā)育,爸媽們趕快試試吧!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