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教育資訊>看動畫片不會讓娃變笨,但“三觀不正”的片子會讓娃長歪!

看動畫片不會讓娃變笨,但“三觀不正”的片子會讓娃長歪!

2017年05月19日 09:11出處:媽咪OK作者:媽咪OK閱讀次數(shù):783
昨天傍晚回家,剛巧碰到了從醫(yī)院回來的鄰居。一問才知道,他家小朋友把小豆子塞進了鼻孔,剛?cè)×顺鰜?。按理小朋友已?jīng)5歲了,是該有安全意識了,怎么會放進去?一問才知道,原來鄰居家小孩很愛看《熊出沒》,那里面有個場景,光頭強用手按著鼻子外力一充氣,在鼻子里的小豆子就都沖出來了。

昨天傍晚回家,剛巧碰到了從醫(yī)院回來的鄰居。一問才知道,他家小朋友把小豆子塞進了鼻孔,剛?cè)×顺鰜?。按理小朋友已?jīng)5歲了,是該有安全意識了,怎么會放進去?一問才知道,原來鄰居家小孩很愛看《熊出沒》,那里面有個場景,光頭強用手按著鼻子外力一充氣,在鼻子里的小豆子就都沖出來了。小孩覺得這樣很好玩,也想試一試,結果堵住了……

雖然之前也看到過小朋友因模仿動畫片的場景從高空跳下導致殘廢或者用工具割掉小朋友的鼻子類似的悲劇新聞,但事情發(fā)生在身邊觸動來得更大。要知道小孩子天生就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尤其到了兩三歲以后,周圍的一切都被他們看在眼里,他們都會好奇地去模仿。

所以今天要和大家聊聊動畫片,我們一定要認真選擇給娃看的動畫片(包括適用年齡和類型),動畫片對于社交意識萌發(fā)期的孩子,會在思想觀念上深深埋入,更會直接體現(xiàn)在他們的行為上。

給孩子選動畫片遵循兩大標準

很多媽媽會問我該不該給孩子看動畫片,我的回答是沒問題,但對動畫片的選一定要講究。

一般來說,給孩子選動畫片有兩個標準:一個是節(jié)奏快慢適宜,另一個是劇情臺詞要符合孩子的心理。

1、 給娃看的動畫片節(jié)奏要緩慢,太快會破壞專注力

動畫片的節(jié)奏快,一般指的是畫風變化很大、切換太快、情節(jié)變動極大。這方面,海綿寶寶就是其中的代表,有人專門測試了海綿寶寶的節(jié)奏,發(fā)現(xiàn)它平均每隔11秒就會變換一次情節(jié)。

科學家做了一項測試,他們選擇一些4歲的兒童,一部分人看海綿寶寶,另一部分人看其它慢節(jié)奏科教類節(jié)目或者動畫,然后立即進行專注力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看過“海綿寶寶”的孩子明顯在專注力方面表現(xiàn)比其他孩子差很多。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孩子的大腦會因為跟不上快速的跳躍節(jié)奏而感到疲憊,他們的思維能力也因此會被破壞。

2、劇情和臺詞要溫暖健康,充滿暴力會影響孩子性格

所謂動畫片就一定是要符合孩子心理的,在劇情和臺詞上都要講究,要帶給孩子溫暖,讓他們感受積極向上。而不是充滿暴力、打打殺殺的。就比如《熊出沒》里面臟話連篇,動不動就是電鋸,或者“砍死你”,這只會讓孩子的行為充滿攻擊性。

這兩個類型的動畫片特別值得推薦

為了給OK選擇合適的動畫片,有一陣,我一口氣看了很多,有種把小時候沒看夠都補足的感覺。

我覺得有兩類特別值得推薦給大家:一類是可以讓孩子通過輕松的方式學到一些簡單知識的,比如《巧虎》、《愛探險的朵拉》;一種是可以培養(yǎng)孩子樂觀精神和情商、以及家庭觀念、合作精神的,比如《小豬佩奇》、《汪汪隊立大功》。

>>> 《巧虎》

帶點早教性質(zhì),在內(nèi)容設計上很專業(yè)。巧虎有很多系列,在關于生活習慣培養(yǎng)和認知方面做得比較細致, 30分鐘的節(jié)目里有唱游(小歌舞)、生活認知,穿插合理,讓孩子看著不容易疲勞分神。比如在如廁這節(jié),巧虎會把“我的屁股擠擠漲漲”用歌曲唱出來,朗朗上口,OK的如廁訓練期我也用這句小歌謠來經(jīng)常提醒他,很奏效。

>>> 《愛探險的朵拉》

非常推薦的一部動畫,特色在于數(shù)字、物品的認知,以及英語啟蒙上。過程中,朵拉會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思考,并會留出思考時間讓孩子更好地參與互動,其中會引入到一些英語詞匯,也會有具體的物品對照,所以學起來并不枯燥。

類似的還有《米奇妙妙屋》,但米奇里邊人物角色有些多,容易讓孩子混亂,而且普通話版中唐老鴉的配音貌似孩子們都很難接受,所以更推薦朵拉。

>>> 《小豬佩琪》

我的最愛,就像我上面提的,豬媽媽的高情商給我都帶來了很多啟發(fā)。這部片子特別溫暖,非常強調(diào)家庭觀,每個小動物基本都有弟弟或妹妹,所以對二胎家庭也有幫助。

我特別喜歡動畫片里一家人笑得翻到在地上的畫面,讓人非常開心,家庭生活不就是應該有點輕松、有點“胡鬧”的嗎?

>>> 《汪汪隊立大功》

OK最近比較喜歡看的片子,這個片子比較偏向男孩的理性思維,遇到問題積極解決。這部片比較獨特的點在于強調(diào)團隊合作性,汪汪隊的每只小狗都非常敬業(yè)、熱愛工作、享受團隊,把接到工作視為一種榮譽。

如何檢查動畫片適合年齡?

每部動畫片都有適合的年齡階段,很多流行的動畫片,并不是對每個年齡的孩子都適合,比如說,貓和老鼠就不適合5歲以內(nèi)的孩子看,而機器貓的人群就得7歲以上。

我的好友憨爸跟我特別提過美國最權威的兒童圖書、音像作品評測網(wǎng)站 https://www.commonsensemedia.org/ ,能幫家長過濾孩子各個年齡段適合看的動畫片、書籍等。

結合commonsensemedia的評分結果,下面就羅列一些適合各個年齡段孩子看的動畫片,以及OK媽個人覺得不錯的動畫片。

  • 《芝麻街》 (Sesame Street),CSM推薦指數(shù)5星,適合2歲以上

  • 《巧虎》,分齡教育,幼幼版適合2歲以上,快樂版適合3歲以上,成長版適合4歲以上,

  • 《愛探險的朵拉》 (Dora the Explorer),CSM推薦指數(shù)4星,適合3歲以上

  • 《小豬佩琪》 (Peppa Pig),CSM推薦指數(shù)4星,適合3歲以上(我個人認為2歲多也可以看懂了)

  • 《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神奇的校車》(The Magic School Bus)CSM推薦指數(shù)3星,適合5歲以上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