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寶寶手足口、猩紅熱、麻疹高發(fā),寶媽該如何保護好孩子?無論是在家,還是出游,家長們都需格外提高警惕,特別是去到人口密集的地方,比如幼兒園、游樂場、早教機構、醫(yī)院等候區(qū)等等。
這波傳染病來勢洶洶,不可不防。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精簡版內容,包括具體癥狀、注意事項、護理和預防方式等等。
你看過未必100%記住,但至少要做到心中有數。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
癥狀:
前期的表現常常是咳嗽、發(fā)燒、輕微的食欲不振,緊跟著身上會出三期疹子。
三期疹子是指疹子從出現,到消失,會經過紅點、水泡、結痂三個階段。換句話說,孩子如果得了水痘,身上會同時出現紅點、水泡和已經結痂的泡,而且數量眾多,所以非常容易辨別。
護理方式:
水痘極易傳染,應在家隔離至水痘完全結痂。
發(fā)熱時進行退熱處理,建議使用對乙酰氨基酚,不建議使用布洛芬。因為布洛芬可能會增加水痘患者患鏈球菌感染的可能性。
得了水痘,可以用溫水給他洗澡,不僅可以止癢,還可以清除細菌,降低感染的機會。
對孩子用的毛巾等貼身的物品進行消毒,千萬別用消毒劑。
出現高熱不退,或精神狀態(tài)不佳的情況,應立即去醫(yī)院治療。
注意事項:
人體得過一次水痘,就會獲得終身免疫。為此,有不少父母希望孩子早點得水痘。
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水痘病毒有點“狡猾”,只要進入人體,就會跟隨人體一身。它一直潛伏在神經節(jié)里頭。當人體抵抗力降低的時候,病毒就會出來興風作浪,沿著神經節(jié)形成帶狀皰疹。
得了帶狀皰疹,又癢又疼。得過的人都會終身難忘。
預防方式:
建議給孩子打水痘疫苗。這不僅能預防孩子患水痘,還能在孩子成年后讓他遠離帶狀皰疹,相當于提前買了一張保險,有備無患。
水痘疫苗一般是在寶寶18個月時接種第一劑,四歲時加強一劑。但如果在四歲以后才接種第一劑,那么這一劑和加強針之間需要隔一個月。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20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5歲以下孩子是易感人群。
癥狀:
初期表現發(fā)熱(體溫38℃左右的低燒)、咳嗽、流涕等癥狀,隨后出現在手心、腳心、口腔,以及肛門周圍會出現米粒大小的紅顏色的皰疹,會有疼痛感。
護理方式:
大多數手足口病不可怕。這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會在1~2周之內痊愈。重要的是,家人要觀察孩子的癥狀,進行及時護理。
孩子發(fā)熱了要及時退燒。
孩子嘴里的水泡破了,會很疼,很大程度上會拒絕吃喝。要想緩解孩子的疼痛感,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偏涼的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比如常溫的水、粥等。
如果孩子出現明顯的呼吸問題、神經系統問題,要帶孩子及時就醫(yī)。
預防方式:
最好的預防方式是接種疫苗,孩子6個月以后就可以打。EV71病毒會引起重癥手足口病,很可能合并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
打EV71型手足口疫苗,不能確保孩子完全不得手足口病,但是能最大程度降低孩子患重癥手足口病的的風險。
生活中要注意衛(wèi)生,比如用流動的水給孩子洗手,及時處理鼻涕等排泄物,不用嘴給孩子吹食物等等。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fā)于6個月到5歲的嬰幼兒。
癥狀:
剛開始是發(fā)熱,通常會在高熱后2~3天出疹,24小時內會遍布全身,大概一周后癥狀會逐漸消失。
皮疹最初呈亮紅色,分布稀疏且不規(guī)則,隨著病程的進展,嚴重者皮疹會互相融合,造成皮膚水腫。
注意事項:
相比其他病毒,麻疹病毒合并肺炎、腦炎的機會要更多一些。出現以下任意一種癥狀,建議及時就醫(yī)。
1 發(fā)熱并伴有出疹。
2 年齡較大的孩子主訴喉嚨痛,尤其是伴有發(fā)熱、出疹等癥狀。
3 孩子看起來非常不適或狀態(tài)與平時明顯不同。
預防方式:
按時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麻疹。
猩紅熱
和其他出疹性疾病不同,猩紅熱是比較少見的細菌感染性疾病,由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多發(fā)生在3-7歲的兒童。
癥狀:
通常先表現出呼吸道感染癥狀,如發(fā)熱(體溫能到達39℃左右)、咽峽炎。
之后1-2天,出現全身密密麻麻的鮮紅色皮疹,壓之可變色,疹子間沒有正常的皮膚,用手觸摸有摸摸砂紙的感覺。
有的孩子還伴有眼睛紅、楊梅舌或草莓舌等癥狀,嚴重者還可能會合并腦炎、肺炎。
治療方式:
對付細菌,要用抗生素來治療,特別是青霉素類的抗生素治療,并且為了治療徹底,至少要連續(xù)吃10天。
家長不要自己擅自停藥或減少藥量,一定要遵醫(yī)囑,按照療程服用抗生素。
注意事項:
一旦發(fā)現孩子高燒加起了疹子,立馬帶孩子去看醫(yī)生。
總結一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