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的第4個周日是“世界兒童日”。對于正在牙牙學語的兒童來說,如果聽力發(fā)生問題,日久就會影響其語言、智力和心理等方面的發(fā)育。目前,借助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博奧晶典”)研發(fā)的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能有效保障孩子聽力健康。
對于寶寶來說,這個新奇的世界有很多需要他們用心“傾聽”,比如媽媽溫柔的耳語,長輩親切的呼喚……良好的聽力是新生兒認識世界的第一步,要知道,嬰幼兒時期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的聽力損失不僅會造成言語發(fā)育遲緩或聾啞,還會影響兒童智力發(fā)展,可見關注新生兒的聽力健康多么重要!然而,聽力健康卻一直未受到家長們應有的重視。
有人會說,孩子出生時都做過聽力篩查,沒有問題,還有什么需要重視的?目前,新生兒聽力篩查已在我國許多地方開展,但這種物理檢查手段只能檢測孩子當時是否有聽力異常的可能,不能給出孩子是否屬于耳聾高危人群的提示。許多攜帶耳聾基因的父母由于自身聽力正常,卻忽略了孩子的聽障風險。殊不知。耳聾基因是很有可能遺傳給孩子的,但父母本身卻未必是耳聾患者。
除遺傳因素外,藥物中毒、環(huán)境噪聲污染、意外事故等都可能在后天給孩子帶來聽力障礙。比如藥物性耳聾基因攜帶者的孩子,只要使用了慶大霉素、鏈霉素等氨基糖甙類藥物,就會導致耳聾。
事實上,我國每年新生兒聽力篩查發(fā)現(xiàn)的聽障兒童約為3.5萬左右,然而每年實際新增聾兒6-8萬。由此可見,每年新增聾兒中有近半數(shù)沒有在新生兒聽力篩查中檢測出來,這些聾兒主要是遲發(fā)性耳聾和藥物性耳聾。針對這一情況,博奧晶典研發(fā)的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通過分析被檢新生兒的血液,確認與中國人常見的4個基因9個位點耳聾相關的基因是否存在缺陷,從而明確病因,及早預防,及時干預。該檢測的優(yōu)勢在于有效提高遺傳性耳聾新生兒的檢出率,幾大縮短隨訪和確診時間,對遲發(fā)性耳聾新生兒給予遺傳咨詢,對遺傳性耳聾突變基因攜帶者及時進行婚育預警,降低風險。
據(jù)了解,博奧晶典一直配合政府持續(xù)推動耳聾基因篩查項目的進行。2012年,北京市率先通過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方式對全市新生兒進行免費耳聾基因篩查,此后全國多個省市先后也開展了政府支持的新生兒免費耳聾基因篩查。截止目前,這是全球最大規(guī)模使用分子檢測技術對遺傳性疾病所做的篩查。
耳聾和基因有關,特別是對于曾生育聾兒的家庭或有耳聾家族史的家庭再次生育聾兒的風險則大大提高。在這里,博奧晶典建議大家,夫妻在計劃懷孕之前,應先接受基因診斷,根據(jù)診斷結果判斷遺傳方式及再發(fā)風險,必要時可接受產前耳聾基因診斷,預測胎兒發(fā)病風險、及早干預。了解更多詳情,可點擊博奧晶典官方網(wǎng)站查詢:http://www.capitalbiotech.com/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