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親子> 家庭教育>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2021年06月15日 15:38出處:親親寶貝網作者:親親寶貝網閱讀次數(shù):46
標簽:家庭教育
一個擁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才是一個獨立的人,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懂得一些基本的生活小技巧,父母們也不能夠包辦孩子的一切,要讓孩子們學會成長。

沒有一對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在獨生子女家庭里,孩子更是被愛層層包圍著。很多父母都不讓孩子干活,怕孩子累到了,承包了孩子的所有事情。自以為這樣就是愛護孩子,但事實上卻適得其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道理很簡單:一個人的習慣是從孩童時期就開始一點一點累積而成的。當孩子習慣多次不動手的時候,就會逐漸形成一種不正確的認識,認為自己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動手,因為父母可以幫自己做好一切。但是,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所以,當孩子進入社會后,因為缺乏自小培養(yǎng)的生存能力,就會顯得手足無措,難以很好地適應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這就與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父母有必要轉變觀念,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自己思考,自己動手,從而使其逐漸養(yǎng)成一種自立的習慣。

孩子自理能力插的原因

1.過份溺愛,過分嬌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嬌氣。

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直接取決于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父母的態(tài)度決定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速度?!盁o微不至”,細 致入微的照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是父母溺愛孩子的普遍現(xiàn)象。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長期習慣于等而不是做,變得意志薄弱,依賴性強,并且慢慢會養(yǎng)成 一種依賴而失去一部分自己能力。

2.凡事從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從小事做起。

孩子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他們特別愛幫助大人做一些事情,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有意識地給 他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比如掃地,收拾屋子,擺碗筷等這樣的日?,嵤?,同時還可以實施一些獎勵,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勞動所得的意義,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 自理能力。

3.好習慣培養(yǎng)需要28天。

當自理能力成為一種習慣,一切就變得非常容易。需要父母要給孩子講明白行動的目標,內容和要求,然后每天檢查或者監(jiān)督,要堅持 至少28天。通過聊天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什么是自己應該學會去做的事情?!鞍磿r吃飯”、“按時睡覺起床”、“吃飯前洗手”等,幫 助孩子建立生活規(guī)律,使孩子通過反復的鍛煉,積累經驗,從而養(yǎng)成良好習慣。

4.既然交給他,就要信賴他,交給他的事情盡量不去干涉或禁止。

要放手讓孩子自由行動,讓他充分的動腦筋想辦法來完成,去感受自己努力后的成功或失敗。然 后父母再給孩子以鼓勵,告訴孩子在做這類事情時怎樣才能達到成功的目標。一切的理論都要通過實踐去驗證,自理能力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培養(yǎng)起來的,在實踐中完 全有可能出現(xiàn)孩子盡管很努力,還是失敗了的情況。此時父母一定不要就此放棄,認為孩子還小,等長大了再說吧,也不要怕麻煩,產生以后還是自己來做吧的想 法。那樣只能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傷害,積極性受到打擊,剛剛培養(yǎng)起的自理能力就會半途而廢。

父母訓練寶寶自理能力應從以下入手

寶寶3歲時的最好訓練期:垃圾收集 訓練孩子能把垃圾扔到家中分類垃圾筐中 收拾玩具 訓練孩子主動在每次玩玩具后收拾玩具并歸類 擺放圖書 訓練孩子主動在每次看完書后按類擺放圖書 遞取物品 訓練孩子在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 收納物品 訓練孩子主動按自己意愿收納物品(如把臟衣服放到裝臟衣服的籃子里) 使用馬桶 訓練孩子獨立使用家中小馬桶,在家長指導下沖洗馬桶 自己刷牙 訓練孩子開始早晚刷牙習慣,每次不少于1分鐘 飯前洗手 訓練孩子養(yǎng)成在飯前和活動后主動洗手習慣,每次不少于20秒 按時吃飯 訓練孩子能按時完成吃飯(可家長喂飯),建議每餐不超過30分鐘 澆花除草 訓練孩子能給家中的花澆適量的水,建議初期家長配適量的水 自喂寵物 訓練孩子根據(jù)寵物的情況,每天能定時定量給寵物喂食 動動小手,培養(yǎng)孩子愛做家務好習慣。

訓練寶寶自理能力父母的正確做法

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正常情況下,盛飯、穿衣、做作業(yè),等等,都是孩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該孩子做的事情就必須讓孩子自己做,家長千萬不能因為憐愛孩子而包辦代替。如果孩子做某件事確有困難,那么家長也只能教他做,而不能替他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也應該逐步增加??傊?,家長要樹立“孩子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的觀念,要通過堅持不懈的訓練,使孩子牢固地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形成較強的辦事能力。

適當?shù)卣摇翱唷苯o孩子吃

古人云:“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惫沤裰型獾脑S多名人,少年時代都是在貧困中度過的。貧賤憂戚的生活,激發(fā)他們奮發(fā)向上,經千錘百煉,終有所成。少年時代是長身體、長知識,培養(yǎng)高尚品行情操和良好氣質的關鍵時期。貧賤憂戚,固然不是我們故意追求的東西,但它確實可使有志氣的青少年產生強烈的危機感,懂得如何勤奮努力、創(chuàng)造未來;而養(yǎng)尊處優(yōu),把享受寄托在他人的勞動之上,就會缺乏危機感,不思進取。建議家長能適當找“苦”給孩子們吃,避免他們染上“富貴病”。而經歷過艱難困苦環(huán)境鍛煉之后,人不僅有堅強的意志、實干的本領,而且還會產生尊重他人、珍惜時光、愛護財物等優(yōu)秀品質,其生存能力和競爭意識都會加強,這對于他們適應社會,有所建樹,將會大有裨益。

增加孩子自理的積極性

孩子當然不會自己突然想起來去做家務,對孩子來說,做家務并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時,你就需要加強一下孩子的積極性了,你可以說“好孩子,想想看你一個人就能夠把你的房間收拾的整整潔潔是多么偉大的事情啊,我過15分鐘過來看一下你能不能完成,好嗎?”你可以給孩子一個小鬧鐘,幫助孩子提高時間意識,當孩子完成時給孩子適當?shù)莫剟睢?

當著別人的面夸獎孩子

讓你的孩子聽到你在別人面前對他的贊美,例如“我家孩子能夠自己整理衣柜了哦,我真的為他感到非常驕傲”,或者“我家孩子已經讀了好多本書,現(xiàn)在知道的事情特別多,特別棒!”當孩子聽到你對他的贊美,也會為自己的自理能力感到驕傲,增強信心。

對孩子有適度的恭維

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是他們完成了非常小的事情,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你可以在生活中不時的恭維孩子一下,例如“謝謝你幫我到的水”、“哇哦,寶寶記得把鞋子收起來了呢,以前你總是亂丟的,真是有進步!”

給孩子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