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甘,涼。歸肝、心包經(jīng)。
主治:息風定驚、清熱平肝。適用于肝經(jīng)熱極風動之驚癇抽搐、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及肝經(jīng)有熱之頭脹頭痛等。
1.治肝風內(nèi)動證
本品甘涼,入肝經(jīng)。長于清肝熱,息肝風,「專理肝風相火之病」(《本草正》)。為治肝風內(nèi)動,驚癇抽搐之常用藥物。尤宜于肝經(jīng)熱極風動之高熱驚厥,四肢抽搐等,可使「風靜火息,則諸證自除」(《本草綱目》),常與羚羊角、白芍、菊花等同用,如羚角鈎藤湯(《通俗傷寒論》)。若治小兒急驚風,癥見壯熱驚悸,牙關緊閉,手足抽搐者,可與羚羊角、天麻、全蝎等同用,如鈎藤飲(《醫(yī)宗金鑒》)。
2.治肝陽上亢證
本品既能清肝熱,又善平肝陽,可用于肝陽上亢或肝火上炎所致的頭痛頭脹、眩暈等,肝陽上亢者常與夏枯草、煅磁石、珍珠母等同用,如清腦降壓片(《中國藥典》);肝火上炎者可與夏枯草、梔子、菊花等同用。
此外,本品息風定驚,兼能疏風透熱,尚可用于感冒夾驚,風熱頭痛及小兒驚哭夜啼。
1.抗癲癇作用
鈎藤醇浸液2g/只腹腔注射可減少使毛果蕓香堿致癲癇家兔癲癇發(fā)作次數(shù),縮短髮作持續(xù)時間,延長髮作間隔時間。鈎藤醇浸液1g/ml可使毛果蕓香堿致癇大鼠海馬離體腦片誘發(fā)場電位幅度下降幅度平均降低27.64%,平均8.71分鐘恢復。
2.鎮(zhèn)靜作用
鈎藤煎劑或醇提物0.1g生藥/kg小鼠腹腔注射,能抑制小鼠自發(fā)活動,并能對抗咖啡因致小鼠自發(fā)活動增強。鈎藤堿5、10、15ng/kg給大鼠靜脈注射,增高正常鼠腦紋狀體及海馬細胞外液中5-HIAA的含量,降低海馬和皮層中NE的含量。鈎藤堿20mg/kg給大鼠注射,使大鼠嵴髓去甲腎上腺素(NA)含量減少腦干去甲腎上腺素含量增加,劑量到40mg/kg時,下丘腦、皮質(zhì)、苦杏仁核、嵴髓及腦干的去甲腎上腺素含量均減少、鈎藤的鎮(zhèn)靜作用可能與改變腦內(nèi)單胺類遞質(zhì)及其代謝產(chǎn)物有關。
3.抗焦慮作用
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nèi)心不安或無根據(jù)的恐懼,是預期即將面臨不良處境的一種緊張情緒,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精神緊張(緊張、擔憂、不安全感)或發(fā)作性驚恐狀態(tài)(運動性不安、小動作增多、坐臥不寧或激動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經(jīng)功能失調(diào)表現(xiàn)(口乾、胸悶、心悸、出冷汗、雙手震顫、厭食、便秘等)。鈎藤水提取物啓動5-HT1A受體,發(fā)揮抗類焦慮作用。
4.降血壓作用
鈎藤長期以來被用于治療高血壓,有確切穩(wěn)定的降血壓作用,其降血壓主要部位是鈎藤總生物堿,有效成分是鈎藤堿和異鈎藤堿等。鈎藤60~70℃的水煎劑10g生藥/kg給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連續(xù)灌胃8周,第5周開始即可抑制血壓的升高,第8週末血清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B脂蛋白、甘油叁酯、A/G比值均有明顯改善。鈎藤的水泡劑、久煎劑、暫煎劑給家貓靜脈注射,均能降低血壓,以暫煎劑作用最強。大葉鈎藤總堿45mg/kg給大鼠灌胃,連續(xù)8周,能降低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血壓。
5.擴張血管作用
鈎藤有明確的血管擴張作用其擴血管的有效成分是異鈎藤堿、鈎藤堿等。鈞藤水煎液0.1、0.3、1.0mg/m對血管內(nèi)皮完整的大鼠離體胸主動脈條有鬆弛作用,且作用強度與劑量呈正比,但對去掉內(nèi)皮的大鼠離體胸主動脈僅有較弱的鬆弛作用。異鈎藤堿、鈎藤堿對KCl、CaCl2、NA所致的家兔離體胸主動脈條收縮呈競爭性拮杭作用,對NA依賴Ca2性收縮有抑製作用,異鈎藤堿尚能抑制依賴外Ca2-性收縮。
鈎藤配蟬蛻:鈎藤清洩肝熱,平降肝陽,并能清透邪熱;蟬蛻長于疏散肺經(jīng)、肝經(jīng)風熱,明目退翳,涼肝息風止痙。二藥伍用,疏風清熱,平肝息風,明目退翳,可用治感冒夾驚,小兒驚啼,風熱頭痛以及頭痛眩暈等。
鈎藤配牛膝:鈎藤清熱平肝;牛膝補肝腎,引血、引火下行。二藥伍用,一清一補,清上補下,清熱平肝,多用治肝陽上亢,頭暈目眩。
鈎藤配紫草:鈎藤性涼輕清走上,功能清透邪熱;紫草性寒,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二藥伍用,能增強清熱涼血,解毒透疹之功,適用于溫病血熱毒盛,斑疹紫黑以及麻疹透發(fā)不暢。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