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不止時,很多家長內心會非常煩躁,只想讓寶寶快點停下來。然而這個時候一個勁兒說“不要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其實并不能安撫寶寶情緒,讓他停止哭鬧。那么,爸爸媽媽到底該怎么做才好呢?快來了解一下。
哭泣是孩子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
對寶寶而言,哭泣是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如果父母一味要求寶寶“別哭了”,會給孩子發(fā)出錯誤信號:他們的感受并不重要。
而這樣做的后果有兩種,一種是你不妥協,采用冷處理的方式,以沉默進行應對,直到寶寶哭夠;另一種是你屈服,你妥協。前者會讓寶寶有一種被父母忽視的感覺,后者會使寶寶養(yǎng)成屈服強權的性格,不利于未來發(fā)展。
面對寶寶哭泣,建議大家用積極地語言給予同理心,讓他明白爸爸媽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緒,這要比說一句“別哭了”更有效果。
父母要搞清楚寶寶為何哭泣
成長過程中,寶寶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發(fā)脾氣、發(fā)牢騷或者哭泣,比如身體疲倦、時常沮喪、亞歷山大等等。
如果你不去了解寶寶哭泣的背后原因,只是不停地對寶寶大喊“不要哭了”,想要消除或減少他的情緒感受,那么只會讓他哭鬧得更嚴重。因為此時寶寶正因為不被理解缺乏安全感,內心滿滿的沮喪、傷心、無力……
寶寶哭泣時,換個安慰方式更有效
寶寶哭泣時,或者因某件事傷心難過時,大家不妨換個方式進行安慰。比如:“媽媽知道你是累了”、“媽媽知道你想哭,想哭就哭吧”、“有什么事可以跟媽媽說,媽媽在聽哦”、“我看到你因為狗狗去世很傷心,但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允許孩子哭,比看到他們笑更重要!”寶寶哭泣時,家長要做的并不是讓他止哭,而是陪伴在他身邊,及時和他溝通交流,讓他獲得積極向上的情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