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有三不足:肺、脾、腎三臟常虛。所以小兒脾常不足。中醫(yī)認為胃主要的功能是受納食物,脾主要的功能是運化食物。當(dāng)吃了過多的食物以后,脾胃不堪重負,就會導(dǎo)致食物堆積,不能消化,從而引發(fā)脘腹脹滿等病癥。
3歲以內(nèi)的小兒還不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要見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會停不住口,尤其是到了逢年過節(jié),面對美味佳肴,讓這些天真活潑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難的,此時孩子的小肚子常常吃的鼓了起來。
俗話說:“小兒若要四時安,常要三分饑與寒”,即小兒不生病,就不要給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多。
這里說的長輩,包括孩子的爸爸媽媽,也包括帶孩子的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長輩往往希望孩子多吃,尤其是肉食,辛辣的食物等。吃得多了反而會造成積食。無論是哪一種食物再有營養(yǎng)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則不但不能使孩子健康,反而會造成孩子“積食”,給孩子身體帶來損害。
1、睡前吃很多。睡前吃很多,不利于消化吸收,容易礙脾胃。
2、幼兒園吃了晚飯,回家還吃。相當(dāng)于多吃一頓飯。
3、多肉少菜。吃的油膩的肉食,味道重的食物太多。菜吃得太少。
4、長輩讓孩子強吃。長輩憑著個人的感覺強喂強吃孩子。
5、挑食偏食。孩子挑食偏食。
6、猛吃猛喝??匆娤矚g的食物猛吃,多吃。
7、遇見不愛吃的飯菜少吃少喝或者不吃不喝。
8、愛吃零食。零食過多,對脾胃也造成一定的負擔(dān)。
9、愛吃涼的食物。有的孩子吃的食物太涼,造成脾胃虛寒,不能消化食物,而導(dǎo)致食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