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導航>1-3歲>幼兒疾病>小孩發(fā)燒如何 捏脊背

小孩發(fā)燒如何 捏脊背

2016年08月29日 16:32閱讀次數(shù):58719
小孩發(fā)燒如何 捏脊背?小孩發(fā)燒使用捏脊的方法,對體溫下降效果非常好,家長可以在家嘗試,但是一定要手法正確,不過如果超過了38.5度,還是要積食送往醫(yī)院
1

小孩發(fā)燒如何 捏脊背


小孩發(fā)燒如何 捏脊背?食指半屈,用雙手食指中節(jié)靠拇指的側面,抵在孩子的尾骨處;大拇指與食指相對,向上捏起皮膚,同時向上捻動。兩手交替,沿脊柱兩側自長強穴(肛門后上3~5厘米處)向上邊推邊捏邊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頸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小孩發(fā)燒如何 捏脊背

2

發(fā)熱還可按摩兒童肘部


若孩子出現(xiàn)發(fā)熱時,家長可用自食指、中指螺紋面著力,自孩子手橫紋中點推至肘橫紋中點,約300次~1000次??梢宰尯⒆芋w溫下降,不同類型引起的發(fā)熱都有效。

注意:當孩子發(fā)燒在38.5攝氏度以下時,處于發(fā)燒早期,可以做做小兒推拿,但是,如果超過了38.5攝氏度,還是請去醫(yī)院。

小孩發(fā)燒如何 捏脊背
3

每天“捏脊”從根本上改變寶貝體質


捏脊有時也特指“捏積”,能有效治愈消化不良、嘔吐、便秘、泄瀉等,還可消除肝脾腫大。捏積作用位置明確,手法簡單,適于家長每天給孩子做。堅持每天給孩子捏脊一兩次,一次捏5到10遍,可使孩子全身氣血通暢,百病不生,還有助于孩子的智力發(fā)育。

小孩發(fā)燒如何 捏脊背


4

小兒捏脊注意事項


在給寶寶進行小兒捏脊時,有一些注意事項是媽媽們需要了解的:
1、進行小兒捏脊時寶寶不能是空腹,飯后也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時后再進行。
2、施術時室內溫度要適中,過冷或者過熱都會對寶寶產生不好的影響。
3、體質較差的小兒每日次數(shù)不宜過多,每次時間也不宜太長,以3-5分鐘為宜。
4、在應用此法時,可配合刺四縫、開四關、藥物、針刺、敷臍等療法,以提高療效。
5、開始做時手法宜輕巧,以后逐漸加重,使小兒慢慢適應。
6、捏脊療法適于半歲以上到7歲左右的寶寶。年齡過小的寶寶皮膚嬌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膚破損;年齡過大則因為背肌較厚,不易提起,穴位點按不到位而影響療效。嬰兒必須在會翻身自行俯臥時才可以給予捏脊療法,若嬰兒太小,就強行將其行俯臥位,可能造成嬰兒不必要的扭傷,甚至在捏脊過程中出現(xiàn)窒息。
7、寶寶有以下這些情況時不宜進行捏脊:脊拄部皮膚破損,或患有癤腫、皮膚病者,不可使用本療法。伴有高熱、心臟病或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小孩發(fā)燒如何 捏脊背

5

小孩發(fā)燒怎么護理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于25~27℃之間??蓪⒂變褐糜诶錃夥恐谢蛞噪娚壤@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的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fā)時,也會吸收體熱。

3.睡冰枕: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并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xiàn)過分冷卻的情況。

4.多喝水:以助發(fā)汗,并防脫水。水有調節(jié)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5.使用嬰兒退燒藥: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相關文章

寶寶多大捏脊

給寶寶捏脊什么時間好

相關百科

小兒捏脊


小孩發(fā)燒如何 捏脊背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