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貧血會因為造成的原因不同為分為不同的類別,其中由于缺鐵造成的嬰兒貧血為為營養(yǎng)性小紅血球性貧血,即我們常說的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由體內(nèi)缺鐵影響血紅素的合成所引起,是目前世界上比較普遍的問題,尤見于嬰幼兒及生育年齡婦女。據(jù)統(tǒng)計,我國近40%的學齡兒童和托幼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有:
1、人體內(nèi)鐵的需求量增加而攝入量相對不足
嬰幼兒生長速度很快,正常嬰幼兒出生后5個月體重增加1倍,1歲時增加2倍。嬰幼兒在4—6個月后,體內(nèi)儲存的鐵已經(jīng)消耗漸盡,如僅以含鐵量少的母乳喂養(yǎng),可導致缺鐵性貧血。育齡婦女由于妊娠、哺乳,需鐵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亂,鐵的攝入和吸收不佳,也極易導致貧血。
2、鐵吸收性障礙慢性貧血
動物性食品中的血紅色素鐵可以直接以卟啉鐵的形式被人體吸收,吸收率較高非血紅色素鐵的吸收取決于胃腸道的溶解度等因素,多種因素可阻礙鐵的吸收。
處理方法:
嬰兒貧血大多由于營養(yǎng)不良造成的,這時候,家長應該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或者調(diào)理飲食結構,合理科學地食用補鐵食物。
嬰兒貧血還可分為營養(yǎng)性巨幼紅血球性貧血,即人們常說的維生素B12、葉酸缺乏性貧血
原因:
由于各種因素影響維生素B12及葉酸的攝入與吸收造成營養(yǎng)素巨幼紅血球性貧血。
維生素B12和葉酸都在核酸代謝中起輔酶的作用,若缺乏則導致代謝障礙,從而影響原始紅血球的成熟。
常發(fā)生于未加或者少加輔助食品、單純以母乳喂養(yǎng)或淀粉喂養(yǎng)的嬰兒,或反復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亂的小兒。
危害:
1、維生素B12缺乏可引起巨幼性紅血球性貧血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損害;
2、葉酸缺乏除引起巨幼性紅血球性貧血外,還有舌炎、口炎性腹瀉等。
處理方法:
這種情況相對于缺鐵性貧血更為復雜,除了給寶寶補鐵之外,還要預防相應的炎癥或者腹瀉等生理危害,所以,家長應該及時帶寶寶去醫(yī)院檢查,并作出治療。
嬰兒貧血還有地中海貧血。地中海貧血是一組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使血紅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鏈有一種或幾種合成減少或者不能合成,導致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改變的常染色體不完全顯性遺傳病。
珠蛋白是具有攜帶氧能力的蛋白質。在人體內(nèi)存在于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和肌肉中的肌紅蛋白中,一旦珠蛋白含量減少或者功能障礙,都會導致身體組織供氧不足,發(fā)生貧血癥狀。
地中海貧血癥狀:
輕型地中海貧血:
1、常見于遺傳型為雜合子的基因型,輕型地中海貧血的特點是癥狀不明顯,患者無癥狀或有輕度貧血;
2、β地中海貧血可伴有輕度的脾腫大,α地中海貧血形態(tài)有輕度改變,如大小不等、中央淺染、異形等;紅細胞滲透脆性降低。
3、輕型的地中海貧血常在患者體檢時才發(fā)現(xiàn)。
重型β地中海貧血:
1、患兒出生時無癥狀,3-12個月開始發(fā)病,面色蒼白,肝脾大,語法不良,多伴有輕度黃疸;
2、表現(xiàn)為頭顱變大、額部隆起、鼻梁塌陷、兩眼距增寬,形成特殊的地中海貧血面容。
3、重型α地中海貧血由于基因缺陷導致紅細胞壽命縮短,常導致胎兒在30-40周時發(fā)生流產(chǎn)、死胎或早夭,胎兒呈現(xiàn)中毒貧血、黃疸、水腫、肝脾腫大等癥狀。
1、適時添加輔食
因為母乳中鐵生物利用度高,能夠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盡量母乳喂養(yǎng),但寶寶6個月大后,由于寶寶體內(nèi)的儲存鐵消耗殆盡,此后如繼續(xù)純母乳喂養(yǎng),應及時添加富含鐵的食物,如含鐵的米糊,并逐漸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肉、魚、動物肝臟、動物血、蛋黃等。
2、及時補鐵
配方奶喂養(yǎng)的寶寶,目前的配方奶中已經(jīng)含有鐵,但寶寶6個月后也要及時的添加富含鐵的食物,1歲以內(nèi)應盡量避免單純牛乳喂養(yǎng)。
3、飲食均衡
大的寶寶應注意食物的均衡和營養(yǎng),及時糾正挑食的習慣,多吃含鐵量多、吸收率高的食物,保證足夠的動物性食物和豆類食物;鼓勵進食蔬菜和水果,促進腸道鐵吸收。
4、定期檢查
定期的新生兒保健及兒童保健,兒科醫(yī)生會和家長詳細的溝通寶寶的飲食情況,及時的發(fā)現(xiàn)危險因素,告訴家長如何合理正確的喂養(yǎng),并會做合的檢查以及時和客觀發(fā)現(xiàn)貧血。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