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導航>孕期>孕期保健>會吃的孕婦防貧血

會吃的孕婦防貧血

2016年08月10日 14:23閱讀次數(shù):298
合理營養(yǎng)是保證孕婦健康和胎兒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基礎(chǔ)。孕婦飲食中的各類營養(yǎng)素都要滿足孕婦和胎兒的需要,無論是宏量營養(yǎng)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還是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都不能缺乏,微量元素更不可忽視。

合理營養(yǎng)是保證孕婦健康和胎兒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基礎(chǔ)。孕婦飲食中的各類營養(yǎng)素都要滿足孕婦和胎兒的需要,無論是宏量營養(yǎng)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還是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都不能缺乏,微量元素更不可忽視。

根據(jù)最新發(fā)布的《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孕婦貧血的發(fā)病率17.2%,雖然與2002年相比下降了11.7%,但仍然是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 所以,應(yīng)如何預防孕婦患缺鐵性貧血?

1鐵在體內(nèi)有哪些生理作用?

鐵在體內(nèi)有諸多角色:

  • 可以合成血紅蛋白運輸氧;

  • 合成肌紅蛋白,儲存氧;

  • 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還可以促進生長以及神經(jīng)發(fā)育。


所以,孕媽媽如果缺鐵,會對體內(nèi)鐵代謝、造血系統(tǒng)、組織細胞代謝等產(chǎn)生影響。

2孕媽媽缺鐵的原因

1. 鐵的攝入不足:由于孕早期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胃腸功能紊亂,都能影響腸道鐵的吸收,這樣就會導致鐵吸收不足;

2. 儲備鐵不足:孕婦由于非妊娠時月經(jīng)過多,食物中鐵攝入不足,受妊娠和哺乳等因素影響,體內(nèi)儲備鐵已明顯不足;

3. 鐵需要量增加:妊娠期女性體內(nèi)血容量相對增加很多,紅細胞增加少,血液相對稀釋,要使血中濃度不降低,就要補上增加那部分血液的血色素,鐵是生成血色素的主要成分,需鐵量就會增加,而鐵補充不足,就會有缺鐵性貧血現(xiàn)象出現(xiàn)。

3缺鐵性貧血所致孕婦和胎兒的癥狀表現(xiàn)

1. 孕婦會感到疲倦無力,虛弱,眩暈,記憶力減退,皮膚和粘膜蒼白,缺乏血色,特別是手指甲、下眼瞼和嘴唇,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腹脹、腹瀉,并且會出現(xiàn)心跳加速、心悸、甚至心衰,呼吸短促或很難集中注意力等表現(xiàn),嚴重的缺鐵性貧血會導致想吃一些如冰、報紙或泥土等非食物類東西(這是一種被稱為異食癖的病癥),這些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由于血紅蛋白帶氧量減少所致的組織缺氧表現(xiàn)。

2. 孕婦缺鐵時必導致胎兒鐵的供給減少,胎兒造血原料減少,缺血缺氧;孕婦缺鐵貧血,血紅蛋白數(shù)量不足,胎盤的功能減退,胎兒缺血缺氧,表現(xiàn)在:胎動改變、胎心異常、生長停滯、缺氧后胎兒的生長也會遲緩。

3. 孕婦缺鐵性貧血的嚴重后果:

缺鐵性貧血易造成孕婦流產(chǎn),死胎,早產(chǎn),新生兒出生低體重,又可誘發(fā)妊高癥。妊娠最后3個月是胎兒從母體獲得鐵最多的時期,孕婦缺鐵,貧血,易造成胎兒,新生兒肝臟儲存鐵減少,嬰兒出生后易發(fā)生缺鐵性貧血。

4. 孕婦需要多少鐵?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推薦攝入量(2013版)》孕早、中、晚期、哺乳期每天適宜攝入鐵分別為20毫克、24毫克、29毫克、24毫克,包括吸收率高的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

但過量的鐵對機體可能也不利,所以每天攝入的鐵不宜過多,最好在42毫克以內(nèi),尤其是鐵劑。

總而言之,一方面通過食物攝入鐵,另一方面如果補充鐵劑,如果不是已經(jīng)患缺鐵性貧血的情況下,不宜補鐵補過頭。

表1 孕婦及哺乳期鐵的適宜攝入量及最大安全攝入量


資料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推薦攝入量(2013版)》

4孕婦補鐵的方法

鐵是人體必須而已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妊娠中晚期后,準媽媽非常易患缺鐵性貧血,因此孕婦補鐵很重要。

就孕婦補鐵的最佳時間來說,孕婦在剛開始懷孕時候就應(yīng)該補鐵,甚至育齡女在孕前三個月就應(yīng)開始補鐵,以有效預防貧血,但孕婦補鐵也要科學,講究方法。

1. 攝入富含血紅素鐵,包括紅肉、禽肉、類以及肝類,動物性來源的鐵的吸收要比非動物性來源的鐵的吸收更容易。肉類是較好的補鐵食品,鐵的吸收率達到30%以上,禽肉類也是鐵的很好來源,魚類也不錯,鐵的吸收率達15%以上。

2. 謹慎選擇血塊及肝臟。血塊和肝臟雖然含鐵很高,鐵的吸收率也很高,但考慮到安全性問題,需要謹慎點。另外肝臟中含較多的維生素A,如果攝入維生素A過多會增加胎兒畸形的風險。但結(jié)合指南綜合考慮,個人認為孕婦可以每周大約攝入50~100克肝類,如鴨肝、雞肝或豬肝。當然,不吃肝類沒有問題,注意紅肉類攝入,國外也不提倡吃肝類和血制品。

表2 孕期及哺乳期平均每天肉類和魚安排參考


參考《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2007)》

3. 注意非血紅素鐵的攝入,包括黑木耳、紫菜、黑芝麻(醬)、豆類(豆腐、豆腐干等)、白蘑、綠葉類蔬菜、小米、蕎麥、赤小豆、等以及強化鐵的食品等。

由于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比較低,通常低于3~5%,而維生素C可以促進植物來源的鐵的吸收,所以飲食中注意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的攝入,如綠葉蔬菜、辣椒、獼猴桃、鮮棗等。例如,平均每天可攝入綠葉蔬菜200~300克,水果200~400克(獼猴桃、鮮棗、草莓櫻桃、橘子等)。

4. 為了預防缺鐵,可以服用含有一定劑量鐵的復合維生素,但最好選擇孕婦專用。

5補鐵食譜參考

生活中,只要開動腦筋,通過食材搭配,就能搭配出既補鐵又營養(yǎng)的套餐,現(xiàn)舉例以供參考:

【套餐1】

小米赤豆蕎麥+青椒紅椒木耳炒牛柳(肉絲)+西紅柿魚片+紫菜蛋湯;

加餐:獼猴桃1只

【套餐2】

雜糧煎餅+紅燒雞腿+蒜泥芝麻醬拌黑木耳+白蘑菇炒青菜+西湖牛肉羹(胡蘿卜末、牛肉末、豆腐);

加餐:草莓

【套餐3】

小米黑米飯+洋蔥木耳炒豬肝+芹菜炒干絲+炒莧菜或蒜泥空心菜+菠菜豆腐羹;

加餐:橘子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