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故事繪本>成語故事>一敗涂地的成語故事

一敗涂地的成語故事

2016年08月06日 12:21出處:親親寶貝網(wǎng)作者:ly閱讀次數(shù):1824
標(biāo)簽:成語故事民間故事
一敗涂地的成語故事說的是秦朝時候,陳涉在大澤鄉(xiāng)起兵反秦,但是怕有人不服,就把劉邦召回來,他一看劉邦手下一百多人恐怕不會服從自己命令,于是關(guān)上城門不讓劉邦進(jìn)城。劉邦想了個好辦法進(jìn)了城,讓我們來看看他到底使用了什么辦法進(jìn)城的吧!
1

一敗涂地的故事

秦朝時候,沛縣縣令叫泗水亭長劉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驪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連三地逃走了很多,劉邦想:這樣下去,不等到驪山,就一定會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來想去,索性把沒有逃跑的都釋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陽二縣交界的山澤中。

秦二世元年,陳涉在大澤鄉(xiāng)起兵反秦,自稱楚王。沛縣令想歸附,部屬蕭何和曹參建議說:“你是秦朝縣令,現(xiàn)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劉邦召回來,挾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辦了?!迸婵h令立即叫樊嚕去請劉邦??墒钱?dāng)劉邦回來時,沛縣令見他領(lǐng)有近百人,恐他不服從自己的指揮,又懊悔起來。于是下令緊關(guān)城門,不讓劉邦進(jìn)城。劉邦在城外寫了一封信,綁在箭上尉給城里的父老,叫沛縣父老們齊心殺了縣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們果真殺掉縣令,打開城門,迎接劉邦進(jìn)沛縣,并請地做縣令。劉邦謙虛地說:

“天下形勢很緊張,假若縣令的人選安排不當(dāng),就當(dāng)“一敗涂地”,請你們另外選擇別人吧!”但最后,劉邦還是當(dāng)了縣令,稱做沛公。

一敗涂地的成語故事1

2

一敗涂地的材料

【注音】 yī bài tú dì

【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jì)》:“劉季曰:‘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一敗涂地?!?

【解釋】 一旦失敗就肝腦涂染遍地。形容慘敗。也形容處境十分狼狽或事情壞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近義詞】:一蹶不振、潰不成軍、望風(fēng)披靡、落花流水

【反義詞】:旗開得勝、勢如破竹、不敗之地、東山再起

一敗涂地的成語故事2

3

一敗涂地的點(diǎn)評

輸了并不可怕,怕的是一敗涂地。所以每當(dāng)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適當(dāng)?shù)幕仡^看看所做的事情產(chǎn)生的影響,對于那些不好的影響我們要分析解決,也要學(xué)著適當(dāng)?shù)娜シ艞壱恍〇|西,多聽聽他人的意見,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你的人生才能越走越暢通。

一敗涂地的成語故事3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