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故事繪本>寓言故事>唐汝詢結繩記事的故事

唐汝詢結繩記事的故事

2016年12月23日 10:10出處:親親寶貝網(wǎng)作者:ly閱讀次數(shù):1827
唐汝詢結繩記事的故事講的是唐汝詢自幼愛學習,可五歲那年由于一場大病,唐汝詢失去了敏銳的雙眼,但此事沒有使唐汝詢在學習上氣餒退縮,反而激勵了唐汝詢刻苦學習的勁頭,他動盡腦筋創(chuàng)造了條件,仿古創(chuàng)新,結繩記事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經(jīng)過他的刻苦學習,終于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詩人。
1

唐汝詢結繩記事的故事

中國明末清初有個著名詩人,名叫唐汝詢,字仲言,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是個雙目失明的人。

唐汝詢出身于“書香門第”,家庭讀書風氣很盛。他生下來的時候,長得眉清目秀,雙目并未失明。由于受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他3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哥哥讀書認字了。但是,在他5歲那年,突然出了天花,經(jīng)過醫(yī)生搶救,雖然保住了生命,可他的兩只眼睛卻不幸失去了光明,從此他再也看不見書,看不到世間的一切了。

起初,唐汝詢感到非常傷心,覺得這樣活著,生不如死。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他逐漸安定下來了。心想,天下無難事,只怕不立志,只要刻苦學習,就一定能學到知識。于是,他每天摸到書房里去,用心聽幾個哥哥讀書吟詩,并把聽到的文章和詩歌一字一句地牢牢記在心里。

唐汝詢結繩記事的故事1

一個雙目失明的人,要想記住許多文章和詩歌,自然是十分困難的事。他費盡心機死記硬背,同時也想出了一些辦法幫助記憶。他仿照古時候人們使用過的結繩記事法,用幾根粗細不一的繩子,在上面打上各種各樣的結,把整篇文章和詩歌記錄下來。有時,他用刀子在木板或竹竿上刻出各種各樣的刀痕,用來記錄文章和詩歌。當幾個哥哥出去玩耍,沒人念書給他聽的時候,他就摸著繩結和刀痕,大聲地朗讀起來。

因為唐汝詢肯用功,雖然雙目失明,讀的書卻不比幾個哥哥少,成績也不比他們差。后來,他不但讀了許多書,而且學著做詩。他做詩的時候,如果有人在身邊幫忙,就大聲把詩句念出來,叫人幫他寫在紙上;如果沒人幫忙,就依舊用結繩和刻刀痕的辦法把詩記下來,等有人幫忙的時候,再把它翻譯成文字,請人寫在紙上。

由于唐汝詢刻苦讀書,所以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一生寫下了上千首好詩,出了好幾本詩集,如《編蓬集》、《姑蔑集》等。同時,還給一些深奧的唐詩做了注解,書名為《唐詩解》。這是他刻苦自勵,不為雙目失明而放棄學習,篤志讀書,克服重重困難而取得的成就。

2

唐汝詢結繩記事的故事點評

小朋友們,學習,一定要自己刻苦研究,實在鉆研不出來再請會的人指點。只有這樣,學習才會有進步,知識才能掌握牢固。我們要向唐汝詢那樣,在學習上發(fā)揚釘子精神,堅韌不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習要刻苦,要花力氣,發(fā)揚釘子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攀登知識高峰,摘取科學的皇冠。

唐汝詢結繩記事的故事2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