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故事繪本>成語故事>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

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

2017年03月06日 09:16出處:親親寶貝網(wǎng)作者:ly閱讀次數(shù):1930
標簽:成語故事
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有一年,晉國召集一些小國開會,鄭國沒有出席。晉國懷疑鄭國要投靠南方的大國楚國,于是準備出兵攻伐鄭國。結(jié)果會是怎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晉國和楚國都是大國,而鄭國較弱小。晉和楚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都想把鄭國變?yōu)樽约旱母接埂?

有一次,晉靈公為了稱霸諸侯,制造聲勢,他在鄭國附近召集鄰近小國開會。鄭國因地處晉楚之間,既不愿得罪晉國,也不愿得罪楚國,所以只得找個借口不去參加。晉靈公沒見鄭穆公來,便以為鄭國對晉國有二心。鄭穆公得知后惶恐不安,急忙寫信給晉靈公,陳述了鄭國與晉國歷史上的友好關系,說明鄭國的處境,表明鄭國的態(tài)度。信中還說:"我們鄭國位于晉、楚兩大國之間,北邊怕晉國,南邊畏懼楚國,故而未應邀出席會議,這實在是無可奈何的事。古話說:'頭也怕,尾也怕,全身上下還剩多少地方呢?(畏首畏尾,身其余幾?)'古話還說:'鹿到了快要死的時候,不選擇庇蔭的地方,只求有地方安身。'我們鄭國,現(xiàn)在正是這樣,如果把我們逼得無路可走了,那我們就只好去投靠楚國了,如果我們投靠了楚國,那是你們逼我們不得不這樣做的!"

晉靈公見信后,他怕鄭國真的投靠楚國,就決定不向鄭國興師問罪,而派人和談了事。

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1

2

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材料

【注音】wèi shǒu wèi wěi

【出處】《左傳·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幾?”

【解釋】畏:怕,懼。前也怕,后也怕。形容膽子小,疑慮重重。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縮手縮腳

【反義詞】敢想敢干、敢作敢為

【例句】青年人應當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實踐,而不應當畏首畏尾,束手束腳。

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2

3

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點評

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給了我們啟示:只有學會堅持,并經(jīng)得住考驗的人才有可能走向成功,畏首畏尾,不敢向前只會是失敗的下場。所以呀,小朋友們,不管做什么事情,我們都應該膽子大一點,大步向前走哦。

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3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