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走的狐貍開始四處奔波著。為著摘下一顆葡萄。
即便它是酸的,但也足夠。
狐貍變了,它變得安靜,沒有浮躁和喧囂,它變得穩(wěn)重,狡詐的本性似乎消逝了。它開始懂得世間的善美,它開始懂得什么是自己應得的什么不是自己的,它開始懂得了卑鄙、恥辱的作為。它要抹掉它的過去,把自己的心凈化得如同深山里的空氣。
它再也不過目屠殺,每次看見弱肉強食總會回避,它怕看到血和死亡。以前,它不是這樣的,往往會很興奮地去贊美豺狼的那一幫。
它不吃雞了。它要改掉。那顆葡萄讓它淡去了這份欲望。它吃些草根、蔬果,連偷蛋的事都不去做了。它是要改變自己的習性,樸素地像那泉水一般過著日子,清澈潔致。它明白:并不是身體的強大才是真正的王者,現(xiàn)在才真正明白心里的狹隘世界是多么渺小,在一顆葡萄面前,慚愧著。
現(xiàn)在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一顆葡萄的味道,不管是酸甜與否。
這是一只雞和一顆葡萄的選擇。是物質(zhì)和夢想的選擇。這夢想,哪怕只是一點點,微不足道,但足以讓你執(zhí)著地追逐,去收獲哪怕只是零星的成功。也許在別人眼里是笑柄,但自己要告訴自己,如果你是愛著它的,那么,為它而活,為它而生。
有個愿望,終歸是好的。生活才不會像一張白紙,夢想的紙上畫上了一顆葡萄。
狐貍努力著,它千方百計地想著方法。每天它開始練習彈跳,一跳就是一整天。過了好些日子,狐貍鼓起勇氣再去葡萄架下,使勁跳了好幾個來回,可是依舊都沒有摘到最底下的那顆葡萄。狐貍還不停地跳著,跳到滿頭汗珠。睡覺的老伯“嗖”一下坐起來,咬牙切齒:“還想來?”說著又拿起掃把再次向狐貍刺過去。
傳來幾聲尖叫,狐貍再次逃走了。
失敗的狐貍又想了個法子。它想方設法地把尾巴變長,好去鉤下葡萄。于是它把自己吊在樹上,尾巴抓著樹枝,在烈日的炙烤下,狐貍痛苦地咬著牙。尾巴疼得厲害,狐貍覺得腦袋好沉,似乎身體全部的力量都壓在頭上了。
半小時、一小時、三小時……原來最初懂得堅持的不是人類,而是一只狐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