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專注力集中嗎?孩子專注力集中有什么好處?一個孩子專注力好不好的標準是什么?專注力好壞就是看時間長短嗎?
平時和大家溝通時,發(fā)現有一個詞出現的概率特別高,那就是——專注力。
很多朋友會反應孩子專注力不好,比如做事情三心二意,玩玩具一會就扔,聽課不專心,小動作不斷,寫作業(yè)拖拖拉拉等等。
的確,我們都知道專注力對孩子的好處,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就說過:專注比智商是更容易讓孩子成功的因素。
好的專注力,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成績。還有內在的改變,比如綜合素質的提高等等。
所以,在早期教育中,我們都會關注孩子的專注力發(fā)展。
但是在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后,比如以下這條,發(fā)現我們對專注力的解讀還是有些誤區(qū)的。
一個孩子專注力好不好的標準是什么?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判斷 :
時間因為嬰幼兒的大腦神經發(fā)育還未成熟,首先有一條我們需要知道:越小的孩子,專注的時間會越短。
一般來說,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下,孩子的專注力會隨著年齡增長提高2-5分鐘。這是國外一個專門研究孩子行為發(fā)育的網站speechtherapycentres上的大概描述,因為很多文獻里有特別細致的環(huán)境劃分,非常長,所以我們大概參考一下范圍。
從時間上來判斷,上述留言里的兩歲男娃能專注搭積木或者看繪本的時間10分鐘左右,應該是一個正常數據。但是如果是他感興趣的事情,也許會成倍遞增。如果一個兩歲孩子,要求他隨便玩一個游戲個把小時,那才是不合理的要求。
連續(xù)性大多數家長只關注時間長短,卻忽略了幼兒發(fā)育的一個重要特點,那就是孩子本身就容易被外界所影響。在被外界環(huán)境影響或者游戲進展遇到問題就放棄,就很容易中斷。即便是成人,比如看書的時候,通常有20%-40%的時間都在走神。所以說專注做某件事情的認真程度含金量更高。
專注力“(attention)一詞來源于拉丁語“attendere”,意為向前延伸。而向前延伸的意思同樣包括連續(xù)性。
所以,判斷孩子專注力好壞還有一個標準就是總被忽略的一點——連續(xù)性,被外界環(huán)境或者內在因素打擾后,是否能再回到這個事情上來也很重要。
所以,孩子做某件事情的事情,仔細觀察,在他需要的時候幫他解決問題,使其繼續(xù)下去。
比如讀繪本,當他讀了10分鐘不愿意時,我們需要考慮是不是有他不感興趣的內容;或者在搭積木時,是否遇到困難了不想繼續(xù)下去。(這個度要靠我們仔細觀察,要和下文提到的不打擾區(qū)分開來)
說這兩點,是想提醒我們家長注意,孩子的專注力發(fā)展是有其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的,不要用硬性的時間和自己的主觀感受去判斷。
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提高孩子專注力,我們需要從“道”和“術”兩方面來說。先來說“道”,這里有兩個要素:
01.不打擾蒙臺梭利曾說過:“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為孩子打造一個以他們?yōu)橹行?,讓他們可以獨自“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我們需要知道,孩子的專注力是與生俱來的。只是在成長過程當中,外界的很多因素會打亂影響到他。在以前寫的《孩子總是不專心怎么破?》里就提到,當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在旁指指點點,為水果,喝水,逗他玩等行為,其實都是對她的打擾。
所以,孩子本身對周圍事物處于高度好奇探索的過程,給予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放手讓他去探索特別重要。特別是對一歲以下的孩子來說,言語上又表達不清,所以保護他的專注力,不影響他更重要。
02.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才最容易集中注意力。
這一點,不管是多大的孩子,甚至是成人都成立。
在查閱資料的時候,不少科普文章會詳細說明孩子在做一般事情和喜歡的事情時候的專注力的明顯差別,跨度可以增加一倍。
再來說“術”:
我們先來看分散注意力的原因,通常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感覺干擾:
通常指“背景聲音、形狀、顏色、味道、氣味、觸感等?!?
所以,在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時候,這種外界環(huán)境的就很重要,比如一個舒適的兒童房,一個舒適的兒童房,提供有限選擇,不要有過多玩具等,通常對孩子的專注力就是一種保障。
一個是情緒干擾:
比如心里有事情,或者外界的干擾性信號過強,都會有影響。
所以比如哪天孩子不高興,做什么事情都無精打采的,那么我們就不要隨意定義孩子專注力不好,而是關心他的情緒,給予一定的疏導。
◆ ◆ ◆
而說到具體的辦法,對于孩子來說,游戲就有明顯效果,玩游戲是訓練大腦的好時機。一般來說,主要對孩子的專注力提升有視覺和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
所以以下游戲主要針對這些方面來展開:
1:舒爾特方格——視覺為主的游戲
這是提高專注力一個很出名的游戲,在紙上把大小不同,次序混亂的1-100數字(具體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來)找出圈上,每次記下時間,也可以和家長一起玩。
2:拼圖——視覺為主的游戲
需要注意的是由易到難,從簡單的兩塊到四合一到25塊甚至更多,給予符合孩子認知程度所對應的難度,都是特別好的游戲。好的游戲會給孩子更長的專注力時間,在六六兩歲多的時候,玩玩停停的,最長可以玩不同的動物拼圖四十分鐘。
3: 乒乓球抗干擾——聽覺為主的游戲
讓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繞桌子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來??梢约议L和孩子一起比賽,通常比賽會調動孩子更高的積極性,在過程中旁人可以出聲搗亂,但是不能身體接觸,使孩子將注意力集中在球拍和球上。
4:蘿卜蹲——聽覺加身體協(xié)調游戲
這個游戲很有趣,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各自安排角色,“紅蘿卜蹲,黃蘿卜蹲,白蘿卜不蹲”,很有意思,又可以鍛煉孩子聽覺上的專注和身體協(xié)調。
5:猜字游戲-觸覺游戲
讓孩子閉上眼睛,在孩子手心上寫數字或者文字,從易到難,讓孩子猜出是什么。
《專注》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不止有一個孩子,就該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有的警覺性高些、安靜些,或者比其他人更活潑。這種氣質的差異反映了不同大腦神經中樞的發(fā)育度和遺傳性,因此專注程度也會有明顯的不同?!?
所以,我們對孩子的專注力的培養(yǎng)上,不要盲目和別人對比。而是遵循孩子自身規(guī)律和發(fā)展,不隨意打擾,適當引導,做出合理的判斷,看孩子的專注程度和和連續(xù)性,比盲目要求孩子長時間呆著做一件事情更重要。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